大学生军训学习规定 大学生军训训练时间是多久

一、有关军训,国家是怎样规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除大学、高中生外,还有中小学生也应接受军训。时间一般在9月份开学前或10月国庆后。

小学生与初中生主要训练基本的队型排列和动作,不宜过度军训。高中生在队型排列的基础上,训练内务整理和紧急疏散等日常能力,并开展国防知识讲座。技校生、大学生则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和地震应急疏散训练,男生一般为10—30天,女生一般为5—7天。

军训是我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进行的。军训是学生接受国防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四有”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培养和储备我军后备兵员及预备役军官,壮大国防力量的极度有效的手段。

扩展资料:

军训的目的是:增强国防意识与集体主义观念,深刻领悟“立德、立学、立行、立新”的真正含义;培养团结互助的作风,增强集体凝聚力与战斗力。军训,还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思想上的自立和独立,还能帮助我们养成严格自律的良好习惯。

军训以其特有的方式对当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发挥了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军训的实际训练,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体质的同时,更促进精神品格的形成与发展。

2、军训时间与学生未来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间相比较,虽然短暂,但却是人生难得的宝贵积累与沉淀。通过紧张而有序的军训生活,学生能够学会有效的利用宝贵的时间,来安排日常的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率及效果。

3、通过军训,学生们能懂得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人生哲学。遇到困难、挫折和考验能以平常心对待,勇于拼搏挑战,超越自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军训

二、我国自什么时候开始有大学新生进行军训的规定

从1955年7月我国颁布第一部《兵役法》开始。高中和大学一开学就要军训原因是《兵役法》的规定。

1955年7月我国颁布第一部《兵役法》,第一次从法律上作出了在大学生、高级中学学生中进行军事训练的规定,并从同年冬季起,首先在北京体育学院、北京钢铁学院进行军训试点,后又增加了北京邮电学院等12所高等院校。

从1955年至1957年间,教育部、国防部依据《兵役法》的规定,又先后批准在全国127所中等学校进行军训试点。

高等院校重点进行预备役技术军官训练;高级中学进行基础军事训练。实践证明,上述军事训练,对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60年代初,经国务院批准,全国53个大、中城市的38所高等院校和70所高级中学或中等专业学校的一年级学生,进行了军训试点。

1965年,根据党中央有关大专院校学生到部队当一段时间兵的指示精神,全国又有部分大专院校学生到部队下连当兵。

20世纪80年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治、经济形势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大好局面,开展学生军训时机日趋成熟。

1981年中共中央下发第11号文件,指示高等院校要把学生军训纳入教学计划,部分学校恢复了学生军训。

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发了新的兵役法,把高等院校和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单列一章,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军训的重视。

1985年,我国又在52所高等院校、102所高级中学(含中等专业学校)设立了军事训练试点。

1986年,中央领导同志强调,今后对高等院校新生要集中进行军事训练,过一段严格的军事生活。军训试点的高等院校增加到69所。

1987年扩大到105所。为进一步搞好学生军训试点,国家教委、总参谋部、训练时间、训练内容、军事教员的配备,以及学生军训的经费和物资保障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推动了学生军训的迅速发展。

1996年,全国军训试点院校已扩大到157所,此外,还有很多非试点院校也根据自身情况组织学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军事训练,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近500所高等院校和近3000所中等学校开展了学生军训,每年参训的学生约占年度招生的一半左右。

扩展资料:

军训以其特有的方式对当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发挥了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通过军训的实际训练,养成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增强体质的同时,更促进精神品格的形成与发展。

2、军训时间与学生未来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时间相比较,虽然短暂,但却是人生难得的宝贵积累与沉淀。通过紧张而有序的军训生活,学生能够学会有效的利用宝贵的时间,来安排日常的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效率及效果。

3、通过军训,学生们能懂得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人生哲学。遇到困难、挫折和考验能以平常心对待,勇于拼搏挑战,超越自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军训

三、大学生军训学分是怎样规定的

根据我自己的学校军训要求来看,不军训是要扣掉2个学分。当然不同学校学分的分配也不同,但大多数都是分配给军训1-2个学分。

需要注意的是,参加军训是上大学必须的,是教育部规定的。根据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已经把军训划分为必修学科了,而且军事技能训练时间一般为2-3周,实际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4天。如果你不参加军训,之后也没有补训的话,不仅不会得到军训的学分,而且还会影响你的毕业,毕竟必修课不修完不可能让你顺利毕业的。

如果说同学们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办法参加军训,适应不了军训高强度训练的话,是可以向辅导员申请免训的。一般来说,如果学生患有传染病,容易受刺激的疾病(心脏病),或是骨折扭伤这类情况,向辅导员及时汇报的话,是可以免除军训的。

就以我自身经历来说,当时我也因为一些身体原因申请了免训,一般辅导员都是要你的病历证明的,申请通过后我就被调去了后勤工作。如果说因为身体原因不参加军训的话,大部分学校是不会安排你补训的,还是算你今年的军训过关,只不过成绩会有所影响。比如正常军训流程走下来的同学是“优”,免训的话可能最高只有”良“。

四、大学生军训训练时间是多久

大学生军训训练时间是多久?

大学生军训一般是15天。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的有关规定,大学生在入学之后,各个高等学校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军事训练的时间一般是15天左右,军训开始的时间一般是在入学前开展,具体各个高等学校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调整。

在大学里面参加军训是很普遍的一个事情,通过军训可以提升国防意识,加深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认识。大学里面的军训,实际上都是非常简单的,都是教一些基本的军事训练的动作,例如正步走,立正等这些军事训练的基本知识。

此外在大学里面参加军训还可以加深对军事理论课程的一个学习,因为大学在军训的同时还会开展军事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一般就是白天进行军事训练,晚上就会上军事理论课。通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充分提高大学生的军事素养,这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帮助。

参加军训是每个大学生必须要经过的一个阶段,因为军训一般都是在开学前两周进行的,这个时候大家都是来自四面八方,互相还不认识,通过军训的这个训练,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

能够让不同地方的文化风情相互交流,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而且在大学军训的时候,还非常讲究团队合作意识,非常讲究纪律性,这对于今后在学习过程当中的要求很有帮助。

一般在大学军训的时候,还会要求学会叠被子,养成早起早睡的这个习惯。通过军训这方面的训练,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这方面的思想认识,从而不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另外一个方面,参加军训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家都知道,伟人曾经提出过,要为祖国健康工作40年。想要为祖国健康工作40年,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实际上是非常难的。

现在不仅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了,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下降了。因为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大家都更加关注于学生的分数,因为这个学生的分数考好了才能够升学,才能在今后的考试当中拔得头筹。

五、大学生不参加军训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学生选择不参加军训,可能会遇到以下几个后果:

1.缺乏军事训练经验:军训旨在培养学生的纪律性、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不参加军训可能导致学生缺少这些宝贵经验和技能。

2.影响与同学的关系:军训是学生之间建立深厚友谊的绝佳机会。缺席军训可能会导致学生与同学之间的距离变远,错过结交朋友的机会。

3.失去锻炼身体的机会:军训通常包括体能训练和户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不参加军训可能会使学生失去增强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4.面临学校规定的惩罚:学校可能会规定学生必须参加军训,不参加可能会违反学校规定,从而导致学生受到惩罚,如罚款、扣分或额外训练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学校和地区对军训的规定和后果可能有所差异。如果因特殊原因无法参加军训,建议学生提前向学校请假并说明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尽管军训可能充满挑战,但参与其中也能带来积极的学习和成长体验。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