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能力要素_大学生学习能力要素有哪些 2024-10-24 10:55:01 0 0 大学生在学校里是注重学习成绩呢,还是注重提高能力? 一、大学生应当注重在校学习成绩 对于当代大学生,在其大学生涯中,挂科俨然是屡见不鲜的事了。甚至在大学生中还流传着“大学生不挂科,得此生也枉然”,“挂挂更健康”等说法。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由此可知大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比较偏激,没有比较深刻的觉悟,把大学的学习时光当做的筹码。2010年7月14日,浙江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与浙江农资集团的副总经理樊总进行了访谈,并对此类问题做了咨询。 大学生最大的优势是理解和学习能力 在访谈中,樊总谈到,大学生相对于一般求职者最大优势就是理解和学习的能力。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刻苦勤奋地学习,努力提升自我能力。也许很多大学生觉得学得再多,最后可能还是无法就业,由此而变得消极,厌学。要知道,社会对有能力的人的需求就好比人们对优秀商品的需求,永远是供不应求。而准备不充分的人就永远得不到好的结果。樊总还说到,作为一名学生,就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企业,企业要在企业的同行间谋取领先,然后勇攀高峰,争取更高层次的突破。学生也一样,对于学习不要自满,要奋力追赶作为同行的优秀同学,以谋求自我能力的提升。 考试成绩也重要,挂科不可再儿戏 当代大学生对于考试大多不太重视,很多人都是在考前几天突袭,甚至有些还索性“裸考”,挂科也是家常便饭的事。对此,大学生们该好好做反省了。樊总提到,现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招收大学生时,不仅仅是看他们的毕业证,学位证,简历这些,还要看其人的考试成绩。他说他就是这样的,他在面试大学生时就比较看重那些考试成绩比较好的人。此外,樊总还说道,连大学考试都常挂科的人怎么能做好今后的工作,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又怎么能提高公司的效益呢? 在80年代,竞争不是很激烈,大学生对于企业是供不应求的。但是,当代的情况已经发生了180度翻转,和那时完全不同,属于供过于求的境况。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们,所面临的就业情况是异常严峻的。最后樊总对小组人员们提到,对于这样的现实,大学生们需要明白这么几个概念:1.不要以性格定终生。2.读书要读好,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3.大学生在学校中要尽情发挥自我价值。如果大学生们能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主动而自然地去学习,相信在他们的字典中就不会有“失业”这两个字。 二、大学生应该更注重综合素质 欲立其身,先正其名。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个概念,什么叫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是由品德、智力、体力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主要由人格素质,能力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几个方面构成,这其中也包括学习能力。我方认为,论证大学生究竟应该更注重综合素质还是更注重学习成绩的标准,要看两者谁更有利于大学生其个人的长远发展。 主要有三点: (一)、 从中国教育制度来说:大学不是初中高中,只要学习成绩达标就万事大吉。 上了大学就相当于一只脚踏入了社会。如果还是一味的注重学习成绩,不对工作能力的培养有所侧重,必将导致四年毕业以后在工作上有极大的弊端。从我们开始进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接受着中国的应试教育。这不仅制造出了大批的考试机器,还使许多人对大学生活有了错误的认知,例如对方辩友所阐述的观点。 (二)、 从当代社会所需人才类型来说:社会需要的是拥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人才, 而不是只装载着知识的乖学生。一个从大学就开始实习,+参加各方面工作的人,必定能为毕业后的工作起到很好的铺垫,不仅能积累广泛的人脉,也能很好的提高自己,例如磨练心性,提高情商,即与人交往,控制自身情绪的能力。然而一个在大学只知道注重学习成绩的人,一定是每天埋在书海题海之中,大大减少了与人接触的机会。这不仅会养成内向,孤僻,害怕与人交往的性格,还会造就狭隘的眼界。这对将来走上社会是极为不利的。 (三)、 从大学目的性来说:古人云: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除了带给我们知识,还培养我们的品行,塑造我们的人格。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九十取决于他的人格,取决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是被决定于其余百分之十的专业知识。大学生在四年大学生活里绝不是只注重提升学习成绩这么简单。为什么人一出生就要上学,为什么中国的教育等级是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前面四者都是为了我们能有一个丰富的知识。而大学呢,为什么学习任务不像之前那样越来越重,越来越紧,反而是以自由为主的呢?因为这样才能够让你有时间从紧张的,以学习为首要目标的氛围中跳脱出来。大学营造了一种更为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这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去规划未来,去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将来踏入社会做好准备。学习成绩固然重要,可若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培养,那便是大错特错。 大学是大学生未来进入社会的一个缓冲带和一个跳板,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时期,充分提高、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平台,我们可以在其中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如果抛弃这些来之不易的机会转而更注重学习成绩的发展,岂不是如那买椟还珠的郑人遭人耻笑。 综合以上观点 ,我方观点认为大学生应该更注重综合素质。 专业能力构成要素? 专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 专业相关基础知识及理论。专业能力的形成,它必须以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为基础。 沟通交流能力。在工作中与同事、领导、客户之间的交流能力。 自我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反思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等。 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排名? 1、学习能力要素,是指获取、掌握知识、方法和经验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理解、表达、记忆、搜集资料、使用工具、对话和讨论等能力。 2、分析能力要素,是指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来进行研究的技能和本领。 3、综合能力要素,是指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考察和认识的技能和本领。 4、想像能力要素,是指以一定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直觉、形象思维或组合思维,不受已有结论、观点、框架和理论的限制,提出新设想、新创见的能力。 5、解决问题能力要素,是指针对问题选择和调动已有的经验、知识和方法,设计和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难题,能够创造性地组合已有的方法乃至提出新方法来予以解决的能力。 6、组织协调能力要素,是指通过合理调配系统内的各种要素,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实现目标的能力。 什么是学习力? 学习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根基。(1)学习动力是指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 (2)学习毅力,即学习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并支配其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学习目标的状态。它是学习行为的保持因素,在学习力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3)学习能力,是指由学习动力,学习毅力直接驱动而产生的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并用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智力,主要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 相对于学习而言,它是基础性智力,是产生学习力的基础因素。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核心要素? 国外学者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美国学者坎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应有四种特质: (1)积极的自我观; (2)恰当地认同他人; (3)面对和接受现实; (4)主观经验丰富,可供取用。 2、马斯洛和心理学家密特尔曼提出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能力; (3)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是否切合实际; (4)能否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 (5)能否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是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否适度地表达与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度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3、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七个方面: (1)自我意识广延; (2)良好的人际关系; (3)情绪上的安全性; (4)知觉客观; (5)具有各种技能,并专注于工作; (6)现实的自我形象; (7)内在统一的人生观。 4、Havingurst(1952)综合许多心理学家的意见,认为个体具有以下9个有价值的心理特质即为心理健康: (1)幸福感,这是最有价值的特质; (2)和谐,包括内在和谐及与环境的和谐; (3)自尊感; (4)个人的成长,即潜能的发挥; (5)个人的成熟; (6)人格的统整; (7)与环境保持良好接触; (8)在环境中保持有效的适应; (9)在环境中保持相对独立 。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