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一、大学生沉迷网络原因有哪些

网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同时也导致相当多的学生沉迷其中,难以自拔。

网络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身心健康、价值观念和政治趋向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原因:

(1)缺乏自律,自控能力差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过渡期,有两个弱点:生理虽趋于成熟,但心理还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认识和行为常常不能协调一致,知行脱节;虽自主意识增强、有较强的成人感,但自主自控的能力没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经不住诱惑。网络上大量的新奇信息、游戏和视听功能为主的娱乐性活动,使得追逐时尚、爱好猎奇的大学生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2)缺乏高远的志向,没有奋斗目标。不少大学生对于上大学后该如何完成学业、自己将来立成为怎样的人、未来要做成什么事等问题根本没有思考过,在这种状况下,他们势必表现出在学习上被动无计划、在时间上不会有效管理、在生活中无规律。此时,他们极易被网络所吸引,在网络中寻求精神刺激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在大一学生中尤为常见。

二、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危害:

(1)影响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大学应该是大学生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但有些大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游戏之后,网络游戏便耗费了他们大量本应用于学习、休息和课余活动的时间,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严重分心,学习兴趣下降,学习目标丧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厌学,导致迟到、早退、旷课现象频频发生,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多门课程不及格、毕业时拿不到学位,甚至无法毕业。

(2)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长时间无节制的玩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是一种严

重的摧残。长时间看着电脑屏幕,视力会受到极大的破坏,会感到眼花、眼干、眼涩、眼胀,严重的还会导致角膜炎和视网膜脱落。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引发颈椎和腰椎病,破坏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长时间玩网游,大脑处于高度亢奋状态,又得不到休息,可能出现神经衰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力下降。更极端的可能导致碎死,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因长时间上网玩游戏导致碎死的事件已经很多,触目惊心。

三、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对策:

(1)加强大学生人格和能力的培养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最迫切需要培养的是自制力、思考力、辨别力、选择力,只有具备这些素质,大学生才能形成比较理智的思维判断能力。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学会做人,学会思考,以健康人格抵御来自网络的不良影响,弃劣择优。

(2)学校要加强网络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加强教育与引导,开展各种形式的网络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要给大学生开设网络心理课程,让大学生了解基本的网络心理知识,预防常见的网络心理问题。

二、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存在哪些网络问题行为

大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网络问题行为有:

1、坐姿不对,影响视力和容易产生疲劳情绪,对学习工作效率不利;

2、上网时间太长,没有节制,容易浪费时间,对视力不利;

3、对不确定的信息和言论,肆意散播,影响他人的判断;

4、对他人的看法进行人身攻击,影响文明上网的秩序;

5、浏览不健康的网站,对身心健康发展不利;

6、不尊重所在网站的秩序要求,破坏集体和谐团结。

大学生应当做到文明上网:

《文明上网自律公约》号召互联网从业者和广大网民从自身做起,在以积极态度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的同时,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始终把国家和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坚持文明办网,文明上网。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者承担着为广大网民提供网络信息服务的重要责任,要为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此,中国互联网协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工作委员会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和从业人员发出了倡议,倡导网民积极遵守,共同维护。

三、新媒体的发展对大学生有什么影响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的影响如下:

1、意识形态的开放更为明显:因为新媒体多元化的信息传播使得大学生们可以接触到更多面向不同方向的知识,这对他们的思想和认知层面带来重要影响,也更能够开放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获得更全面的知识。

2、艺术和文化素质的增强:新媒体在推动文化多元性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互联网、数字媒体等媒体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元素。网络电影、微信公众号、短视频、游戏等在年轻人文化消费和交流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这种对文化艺术形态的新型诉求,也带动了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

3、社会关系和沟通方式的改变:新型的社交媒体工具如微信、QQ、微博等,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沟通方式。这些新型媒体降低了人们沟通的门槛,大大提高了社交的效率,也推进了社交的多元化和交流的便捷化。

4、表达能力的提高:新媒体时代,人们需要对自己的观点、感受、经历进行表述和发声,这便要求人们有更加熟练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意能力。在这个背景下,新媒体的使用有益于提高大学生的写作、制作和表达能力。

5、学习方式的改变:新媒体时代,许多大学生习惯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进行学习,这进一步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思路。例如,电子书、网络课程、学术论坛等新型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实现自由灵活地学习,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6、就业前景的改变:在新媒体时代,数字营销、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等新型职业日渐兴起,成为了大学生就业的新出口。这种情况也引发了他们就业意识和职场能力的转变,比如需要不断自学、追求创新和关注行业发展动向,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7、对健康和心理的影响:新媒体时代,人们在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时过度依赖,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到视力和身体健康。同时,由于网络欺凌、网络暴力等问题的存在,大学生在使用新媒体时也需提高个人安全意识,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

新媒体时代指的是互联网、移动通讯和数字技术等先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所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和媒体形态的变革。这种技术革新给大学生带来了显著的影响,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与外界的交流和接触更加广泛和敏感,他们的视野和认知也更加开放和多元化。当然,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比如信息过剩、碎片化、虚假宣传等等,这些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因素和风险

1、信息爆炸和碎片化: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人们很容易陷入信息过载的状态。一张图片、一段视频或一条微博等信息,就可能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网络欺凌和网络暴力:在新媒体时代,人们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沟通和交流,但也有些人因为匿名、虚假身份等原因在网络上进行辱骂、恶意攻击等行为,影响了个人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甚至引发校园欺凌等问题。

3、网络侵权和盗版:新媒体的盛行使得网络侵权和盗版等问题越来越多,侵犯了知识产权和原创者的利益,同时也对社会发展和创新构成了威胁。

4、隐私泄露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在享受高效便捷服务的同时,也泄露了大量个人信息,甚至严重影响了个人隐私安全。

5、焦虑和沉迷问题:在新媒体时代,特别是在移动设备的环境下,人们很容易过度沉迷于网络,从而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事物。长时间的使用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四、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网络文化中的猎奇心理是用了当代大学生对开放性和多元性的追求。

大学生刚从紧张的高中学业阶段进入了大学学习阶段,有充裕的精力和时间去探索热门的话题和去了解未知的事物和知识,而网络文化在其众多的特性中具有内容新、覆盖面广、信息快等优点。这也是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方式难以超越的。

所以,各大门户网站、论坛等成为了当前大学生第一个选择获取知识的工具,网络文化的内容及传输信息的速度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猎奇心理。使得大学生对网络文化萌发了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也使得他们开始更进一步的开拓网络文化资源,也进一步的加深开拓了他们的猎奇心理。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负面影响:

网络文化是当今互联网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既可以成为信息和知识的传播载体,又可以为大学生在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中提供一个新平台。

90后大学生也顺理成章地成为网络文化影响最普遍的一个群体。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化以及衍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当然其中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