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休息方案,大学的作息时间是怎么样的

一、一般大学生每日作息时间安排、

(一)如何调整作息时间?

1、坚持早起,神清气爽

睡懒觉使大脑皮层抑制时间过长,天长日久,可引起一定程度人为的大脑功能障碍,导致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还会使免疫功能下降,扰乱肌体的生物节律,使人懒散,产生惰性,同时对肌肉、关节和泌尿系统也不利。另外,由于夜间关闭门窗睡觉,早晨室内空气混浊,恋床很容易造成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因此,坚持早起,到室外呼吸新鲜的空气,对身体益处多多。

2、午间休息,精力充沛

适当午睡对于减轻身心疲惫,提高学习工作效率非常有益。午睡不在于时间长短,关键在于质量。建议平躺在床上四肢伸展,使得血液循环至脑部以缓解因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的疲惫感。不宜趴在桌上,这种姿势不仅使呼吸受限,同时也使颈部和腰部的肌肉紧张,易患慢性颈肩病。有研究表明,午睡半小时,能胜过晚间睡眠2小时给身体带来的轻松感。3、经常熬夜,影响健康

研究表明,如果长期熬夜,更会慢慢地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过度劳累使身体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体内主要的器官和系统失衡,比如发生心律不齐、内分泌失调等等,严重的就会导致全身的应激状态、感染疾病的多少率相应提高。

美国的免疫学家在对睡眠和人体免疫做了一系列研究后认为,睡眠除了能消除疲劳,还与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着密切关系。有充足睡眠的人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有明显上升,而这两种细胞正是人体内免疫力的主力军。所以即使在相对紧张的工作中,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睡眠时间一般每天不得少于7个小时。

(二)、每日就餐时间你该如何安排?

一日三餐是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适应人体肠胃环境及生理功能的生理节律。定时进餐能维持血液中营养物质的稳定,保证人体的正常活动,一般来讲,每餐之间间隔4~5小时是根据食物在人体胃中停留的时间决定的。

早餐:7:30左右即在起床后20至30分钟吃早餐最合适,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而且早餐与中餐以间隔4至5小时左右为好,也就是说,如果早餐过早,那么数量应该相应增加或者将午餐相应提前。

中餐:12:00-12:30为宜。午餐是最好的休息时间,应该让自己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吃午饭。这样不但有益精神的放松、还有助于消化,对身体大有优点。

晚餐:一般宜在晚6点以后、7点以前吃为最好。这样,在4小时以后,即到晚10点以后或11点左右睡觉,较为适宜。

夜宵:我们不提倡学生吃夜宵,因为临睡前进食,不仅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睡眠,还会影响第二天早餐的食欲。不过对于晚自习的同学而言,用脑时间较长会有饥饿的感觉,为了保证睡眠的质量,建议夜宵应少量,而且在9:30-10:00为宜。

同时应当强调的是,三餐时间要固定,形成有规律的生物钟。

(三)、你的学习时间井井有条吗?

进入大学,你会发现学习方式已由过去的接受老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方式,转向以自学为主接受老师传授知识为辅。这就决定了你会有大量的学习时间自由支配。在大学里最主要的不是你学了好多东西,而在于你是否学会了如何学东西,如何找到自己的兴奋起点。

学习时间的运用方面,我们认为能分为以下多少类时间,并就其时间的具体安排做以下建议:

1、大块时间

大学生每天都要用大部分的时间来解决当天重要的事情——学习,大块的时间至少需要2-3个小时,在消化当天课堂的内容,解决课业之余,大量阅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并查阅相关资料,以开拓思维,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大块时间也能灵活分散地安排,如把自习的时间分配到早上、下午和晚上,这样安排时间你便会觉得身心愉快,且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早晨的那段时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人的思维处于兴奋、清醒状态,因而把早晨的时间用来学习,或用来做一些重要的思考是十分适宜的。

2、零碎时间

零碎时间看起来好像不太重要,但是如果能够把那些小块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以很少的时间来做一些学习中的小事,如记忆英文单词,练习英文听力、口语等,坚持下来,也是非常可观的。

3、固定时间

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或生物钟制定学习时间计划,如果觉得在某个时段内进行学习的效果最好,能把它固定下来,长此以往形成规律。

4、弹性时间

大学学习生活的每项内容都需要时间,最好是留有弹性,即学习计划安排的预估时间应该稍微宽裕些。能在两三项学习任务解决之后,安排一个弹性时间,一方面能用来弥补以前还没有做完的事情,或是留作中途被干扰、打断以后的调节时间,另一方面能用来休息缓冲,张驰有度。弹性时间不能够太长,10分钟甚至20分钟是比较适当的。

(四)、你的课余时间丰富多彩吗?

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学术报告、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等。这些活动让大学新生眼花缭乱,如何更合理地安排课余休息时间呢?我们给大家提一些建议。

1、运动时间——让我的身心放轻松

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体育锻炼,应当以有氧运动形式为主,因此,运动强度不要过大,但要保证足够的锻炼时间。

一般来说,以一天为时间单位,同学们运动的时间宜选在清晨、下午和傍晚,每次运动持续不超过0.5-2小时,在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之间出现矛盾时,应第一考虑运动时间。如果工作、学习较忙,每天无法挤出整半小时的时间进行锻炼,能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即每次锻炼10分钟,每天锻炼若干次,也同样能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

以一周为时间单位,每周运动次数因人而异,可每日坚持锻炼,也可隔日进行,可根据学生实际身体情况、生活习惯及生理周期确定“多少天打鱼,多少天晒网”。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建议安排在周末假日进行。

2、休闲娱乐时间——我的时间,我把握

休闲时间和工作时间一样,都是组成我们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学会休闲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休闲的真谛是‘自由、快乐、意义’,是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要懂得放松,安排好自己的休息时间,才能把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到最佳状态。

我们建议大家在安排好学习工作之余,打理好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以一天计,能安排1至2小时,如中餐、晚餐后、下午课后及晚上自习结束后等时间段都能灵活安排。至于周末、双休日,能安排一整天时间,到了盼望已久的法定节假日,则能安排1-2天的休闲时间,全身心的放松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五)、你对自己的生理周期了解吗?

生理周期因人而异,心理状态和精力充沛程度在一天内也有高潮和低谷。不妨测定(连续记录)自己一天的心理状态、清醒程度和对事物反应的敏捷度,找出生理周期的变化曲线,然后合理安排每日活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标准作息时间表供你参考

起居生活安排时间安排

起床 6:30

晨练 6:30~7:00

早饭 7:00~7:20

早读 7:20~7:50

上课学习时间 8:00~11:30

午饭、休息 12:00~14:00

下午学习时间 14:00~17:30

课外活动 17:00~18:00

晚饭 18:00~19:00

晚自习 19:30~22:00

熄灯 23:00

二、大学的作息时间是怎么样的

大部分的大学是:9月份开学,早上8点上课,11点40下课,中间会有休息时间。一节课45分钟,跟中学一样。有时课多有时课少,课多的话有时一天上8节课,少的话甚至一天才2节。大1一般有晚自习,上到晚上9点55分。全国各个大学的上课时间会有些许不同,但基本定式具体如下:

第一节课:8:00~8:45;第二节课:8:50~9:35;第三节课:10:05~10:50;第四节课:10:55~11:40;第五节课:12:30~13:50;第六节课:13:20~14:05(注:虽然名义上有第5,6节,但是一般都是没有课的)。

第七节课:14:30~15:15;第八节课:15:20~16:05;第九节课:16:35~17:20;第十节课:17:25~18:10;第十一节课:19:30~20:15;第十二节课:20:20~21:05;第十三节课:21:10~21:55。

大学的作息时间的原则:

1、坚持早起:

睡懒觉使大脑皮层抑制时间过长,天长日久,可引起一定程度人为的大脑功能障碍,导致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还会使免疫功能下降,扰乱肌体的生物节律,使人懒散,产生惰性。

另外,由于夜间关闭门窗睡觉,早晨室内空气混浊,恋床很容易造成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因此,坚持早起,到室外呼吸新鲜的空气,对身体益处多多。

2、午间休息:

适当午睡对于减轻身心疲惫,提高学习工作效率非常有益。午睡不在于时间长短,关键在于质量。建议平躺在床上四肢伸展,使得血液循环至脑部以缓解因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的疲惫感。

不宜趴在桌上,这种姿势不仅使呼吸受限,同时也使颈部和腰部的肌肉紧张,易患慢性颈肩病。有研究表明,午睡半小时,可以胜过晚间睡眠2小时给身体带来的轻松感。

3、正常就寝:

研究表明,如果长期熬夜,更会慢慢地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过度劳累使身体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体内主要的器官和系统失衡,比如发生心律不齐、内分泌失调等等,严重的就会导致全身的应激状态、感染疾病的几率相应提高。

三、大学生该如何安排好周末时间

忙碌了一周,心心念念,周末终于来了。不过,怎样度过周末,却成了大学生的一个难题。总觉得周末不干点儿啥,是浪费了20来岁的大好光阴,可是周末真的干点儿啥,又是浪费了周末的大好机会。

权衡利弊,结合自身的懒惰程度,宅在宿舍,大概是很多大学生周末的常态了。

突然觉得网上的一个段子形容得很贴切: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手够不到的地方都是他乡上个厕所,都是出差到遥远的边疆每一次起床,都是背井离乡。

虽然只是大家调笑的段子,可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度过周末的普遍现状。

上大学之前,所有人都在告诉我们要不负韶华不负时光,可是从整天备战高考的高三学生到无人监管的大学生。身份、环境的转变,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无所适从。

起初,周末带给我们的是自由的欢愉,可是,在大学的时间越长,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周末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不安与彷徨。

大学生怎样度过周末时光,就成了如今的大学生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

1.做有意义的事,成就在于个人

曾经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高赞回答:运动、出游、阅读、探索、整理。总之,让自己的时间发挥更大的效用,做更有意义的事。

曾经有人很偏激地评价宿舍这个很神奇的地方:只要你不待在像宿舍这种,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的地方,只要迈出第一步去,就要比很多人都要强。

实话说,我并没有对宿舍这个地方有着个人情绪之外的偏见,我始终认为,成就与否,在于个人,无关其他。

我现在每天有数不尽的专业课,生怕自己被别人甩到后面,假期都排得满满的,跟着老师做各种各样的项目,写论文,参加社团活动。

我想要凭着一腔热血,向自己认为对的方向每天拼尽全力地努力着。虽然有点累,但是为了不让自己后悔,一直大步向前。我始终相信,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却不能决定一个人。

2.不能骗自己处于舒适区

有的时候想想,人生是真的很苦啊,在这个竞争压力巨大的21世纪,周末想睡个懒觉都成了奢望。

可是,这就是现状啊,既然无法改变,就只能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适应这个社会,尽最大努力让自己的未来过得舒适一些。

在大学,最不可取的就是,用尽自己毕生办法,骗自己处于舒适区。

趁周末,可以兼职,可以读书,可以旅游,可以整理,甚至,如果你工作日太累,想趁周末休息,也可以趁周末补觉。这些,都是你自己的决定,你总能找到一个对你最为有利的度过方式。

3.多一些经历

于情于理,我真的建议你,趁周末的时候,多出去看看,找一个周末,早起一次,去操场看看,真的有人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即使和你同处一个环境,但依然会有人过着你想都不敢想的自律生活。

蒋方舟说:沧桑,唯有经历,才是沧桑。人间正道,非得亲自尝遍各种滋味,才有资格对其发表演讲。只有经过日日夜夜囿于自习室的煎熬,你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明;只有经历过把毕生所学用在实处却不堪一击的脆弱,你才能真正懂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接受过岁月风沙的洗礼和生活琐碎的折磨,你才能真正萌生把握命运独立生活的信心。没有经历就不会懂得,不会懂得就不能如实评价。

不管是社团活动,兼职,学习,考证,抑或是玩儿,都要自己经历过才理解其中意义。周末要怎么过,自己决定,自己判断。

不要假装努力,这个世界,不会陪你演戏。

大学四年的周末,合起来,可能就是你向往的未来。

毕竟,前半身过得不是太偷懒,后半生才能过得不是太辛苦。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