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学习天赋 一个农村家庭若想培养一个985名校大学生,到底有多难 2024-08-28 17:24:21 0 0 一、为什么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很多混得比较差1急于尽孝的心态。农村出来的大学生一旦毕业工作,普遍有急于尽孝的心态,给父母钱,给父母亲戚买东西等等,这本身都是人之常情,孝敬父母也是理所当然,但是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刚工作时收入本身不高,再急切地想把钱寄给家里。必然会减少自身的社会资本,久而久之,工作很久圈子也不会大,发展自然受限,多数农村父母等孩子工作,普遍有严重的熬出头的心态,却不知这一心态,会严重压缩孩子的发展空间。2后援力量严重匮乏。农村出生的孩子本身家里经济状况就一般。父母生在农村,也没有太多的社会资源提供给他。而且等他大学毕业之后,农村的父母总感觉熬出了头,甚至想从孩子的身边去获得更多的东西。但是生活和工作本身就是多线作战,如果没有家庭的后援经历必然被严重分散,而无法在某个方向上坚持和做出东西来。3自身格局不够大。我们普遍有一句话都知道是女孩子要富养,这里所谓的富养,其实对于男孩女孩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有好的条件呢,可以给孩子拿去创造更好的学习机会,带她去看更大的世界,然后呢,让他接触更多的事物,然后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和发展,那么它自身接触到更大的一个世界,本身的格局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农村孩子他是没有这个条件的。我们也知道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出生环境是可以影响到人的格局的。很多人认为眼界限制了农村孩子发展,这个不可否认,但是对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而言,真正限制我们的不是眼界而是格局,胸怀以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眼界可以随着见识的增长而开阔。而后面几个则需要自身痛彻的反思和领悟,得了能准确的鉴别前面的到底是芝麻还是西瓜,不仅仅靠眼睛,更重要的是靠内心4不善迂回的自尊心。农村来的孩子能读到大学,研究生,博士毕业的,在家里村里一般都有一个比较好的口碑和风评,这类孩子的自尊心也往往比较强。但是在工作中交际中过于明显的自尊心,会严重限制一个人的迂回腾挪能力。其实心态阳光一点,不要总去想宏大的理想抱负,多出去接触一些朋友,会让农村娃的情商和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另外恋爱也是改变一个人的绝好机会。尤其是如果有幸找到一个识大体,有格局,有眼界的女朋友,自身会改变很多。5作为农村娃,本人比较赞赏的努力方式是承认并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条件缺陷和不足。沉住气,不去跟人比,在某个行业领域深耕,建立起自己在该领域的口碑和知名度,这样你和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会增强,这个对于农村出生的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等你四五十岁,在行业领域内,单位内有一定的地位和声誉后很多改变就顺其自然了。二、一个农村家庭若想培养一个985名校大学生,到底有多难对于农村人来说,高考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如果家中孩子能考上985这样的名校,更意味着家中的孩子的前程是无可限量的。最为起码的是有了这张文凭,能敲开很多世界百强企业的大门。那么对于一个农村人来说,若想培养一个985名校的大学生,到底有多难呢?我认为在2008年前的农村,当时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在之后农村还想再出现一个985名校的大学生,难度就高了很多,理由如下:在房价还未一直上涨的年代,农村学校的现状却不是像现在这样。我记得在2000年左右,我们镇上的中学,一个初中年段有10个班,其中有4个班是重点班。隔壁镇上的学校比我们镇的学生还要多些,也同样有普通班与重点班之分。在那个年代,能在农村学校上重点班的学生,除了少数托关系进来的,就是小学成绩优秀的那批人,重点班的学生本身就是学习能力强,老师也是。只有能力出众的老师,才能被学校任为重点班的教课老师。最为重要的一点,当时的农村学校是免费给学生补课的,重点班的学习任务是非常的繁重。像是我以前也是重点班的学生,每周普通班放假两天,我们只放半天回家拿下周的生活用品。暑假人家普通班放两个月,我们最多放半个月,寒假同样只有一周的假期。平常的上学时间,早上6点就起来做早操上早课,一直上到晚上21点半甚至22点才下课。在这高压的学习环境中,有多数学生的成绩都是很优异,具备考上当地重点高中的分数线。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当时哪怕考不上重点高中,也可以选择留级,但2008后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初中部想留级真的是太难了。进入重点高中后,也同样有差班、优异班的分别,能在高中被分派到优异班,考上985名校的几率是相对的高。而自然房价上涨之后,给学生减负之后,农村孩子想再考上985名校,难度就变高了很多首先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不少农村子女都在城市上学,这也导致了城市学区房一房难求,也同时让农村学校的生源流失的较为严重。像是我上述所说我们镇的初中部,在2003前年,还能有一个年级10个班,每班60多个人,但在今年我们镇上那所中学已经停止教学了。停止教学的原因在于,学校一直是一个初中年级只能招到30名不到的学校,三个年级加起来不到一百个学生。我们镇的上农村孩子要嘛家人买房去城市公立上学,要嘛就去找关系花钱去城里私立学校上学。农村学校学生变少,好的老师也不愿意再呆在没有学生的农村学校了,他们很多被城市私立学校高薪聘请过去。然后随着学校禁止给学生补课,哪怕是无偿的,也是不行,这也让农村老师刚好落个轻松。老师是轻松了,但农村学生却不见的,有人说补祼是把孩子当成学习机器,抹杀了孩子的天性,但对于农村小孩来说,他们父母本身就文化不高,辅导不了孩子的功课,并且他们外出打工也无暇关心孩子的学习。把孩子放到像当初重点班一样的班级,时时都有人为孩子学习做监督,不用担心孩子没有人管,但随着补课、重点班的取消,孩子在假期没有人管,成绩很难再升上去了。反观在城市,虽然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学校给予补课,但有很多校外的机构,会有偿给孩子补习。虽然补习不是万能的,不见得小孩成绩会提高,但不补习基本上是没有机会了。这对于农村家庭经济不好的人来说,去城市上学要嘛买房,要嘛花很多钱去私立学校,但既然是家庭经济困难,他们哪有钱呢?结论:在以前农村那时候学校的补习是免费的,或者象征性的给几十元费用给老师,那些重点班的老师为了学生的升学率,也会对班级学生要求非常严格,要有不听话的学生要嘛就是体罚,实在没有办法,只能让学生去普通班学习,省的影响到同级的整体成绩。当时能在农村重点班的学生,在老师没日没夜的监督下,考上重点高中的比例还是较为可观的。而在高中也有比初中更为严厉的学习管理。只要自身努力,考上985名校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但随着现在农村学生生源变少,名师都被城里挖去了,农村家庭还想再培养出一个985名校的孩子,除非家长要有钱把小孩送到城里,再给小孩假期时间,找各种补习班,才能让小孩的成绩不被城里的小孩拉开,这样才有机会考上985名校。也就是说,现在农村小孩除了少数学习天赋异常的人,如果家庭经济不好,基本上很难再考上985名校了。三、现如今遍地都是大学生,是上大学好还是学一技之长好上大学好还是学技术好,这个话题尤其是近年来引发了家长们的不少争议。有家长说:上大学好,毕业后孩子拿着大学学历能更加体面,能找到好工作外还可以考公务员。也有人说:在这个“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时代,就算拿着大学学历也不一定能有好工作,尤其是拿到那些二流、三流的学校更不好找工作,考公务员由于学校不好导致也不好被录取,还是学技术好!……上大学和学技术到底哪个好?其实,笔者认为不能简单的来说上大学好还是学技术好,要从多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对于大学来说,笔者认为上大学是首选,尤其是能上名牌大学。当然很多家长看到现在一部分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或工资很低,甚至社会上流传着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的口号,导致很多家长以为上大学不仅学费高,学生在学校开销更高,大学四年下来花销不少,大学毕业结果工作还找不到,所以很多家长们直接认为上大学无用。其实笔者并不这么认为。大学教育不是就业技能教育,是一种理论性强的学术性教育,所以用大学毕业找工作就业率来衡量大学好坏是不对的,尤其是一流名牌大学。在一流名牌大学四年里不是你学到什么,重要的是在大学里锻炼学生的独立能力、思考判断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交际能力。如大学里大学生接触了什么人,遇到什么事,如何解决问题的。这样大学毕业后学生综合能力都会得到极大提高,即便到社会上找不到工作或工资低也都是暂时的,大学生的潜力和爆发力都是很大的。如果学生有读书考试天赋学习成绩比较好,那么笔者建议孩子参加高考去上名牌大学。不过即便考上大学了,你还要面对大学四年的学费和四年日常花销,就目前而言大学四年时间一个学生总花销平均在12万,这样农村孩子读大学,可能出现因教(育)返贫现象。再加上毕业后就业无法保障,直接会导致出现无法预测的未来。对于没有学习天赋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而言,笔者认为就直接学技能为好。当然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即便学习不好也希望上一个不入流的大学,对此笔者认为这是不对的。首先二流、三流大学师资力量和学习氛围并不是很好,导致学生毕业后学术不精不专,找工作也比较难,再加上现在考研究生、考公务员、老师招聘等都要看你的大学背景,如果你不是一流大学毕业的会导致你考研究生、考公务员都难。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中国有九亿多移动互联网用户,现在你不懂互联网就如同文盲一样。互联网人才也极为缺乏,尤其是IT、广告创意类等岗位。就北京、上海而言每天IT人才职位需求量近万个。没有读书考试天赋的很多孩子考不上高中、考不上大学很正常,这些学生也很无奈啊,这也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啊!但是,初中毕业后直接选择学一项技能,“曲线救己”减轻压力,不用等着高考落榜后再选择,学一门好技术,拥有一个看得见的未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