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大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4-08-28 12:09:39 0 0 一、大学生自主学习该如何高效地进行大学的中,学习要靠自己,因为不会像高中一样会有老师检查作业,上课督促你听课。学会高效率的自助学习就尤为重要。一,认真听课大学课堂最少都是60人,多则上百人,所以老师根本不会注意到你在课堂是否听课,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自我监督,督促自己听课,不要看别人打游戏,你也去打游戏,这样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二,课后复习,学以致用课堂上教师讲得知识,学生不能够深刻理解和吸收,就会“被动接受、难以消化。我们会体会不到应用的乐趣,更无法在应用过程中探索学习。三,制订学习计划自主学习最重要就是要制订学习计划。计划有许多种,可按时间、学科、目标等分,计划并非必须写在纸上,有时只需要心中有数即可。按着计划进行我们会感到这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而且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从中也会有很大的收获。四,知识归纳我们身处网络时代,一定要学会合理利用资源。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自身的知识,还暗含着学习的工具、途径与方法策略等,我们可以围绕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到了一个知识点,以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为半径,将知识系统化。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养成良好习惯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充分说明了习惯的重要。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有:做事有主见,学习讲方法;珍惜时间,擅长统筹安排;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善于交流与合作;能自觉地制订学习计划,确定学习目标,组织学习活动,自我监控学习过程;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首先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明主,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思维、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看法,尽管这些看法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诞不稽、幼稚可笑的,我们都要热情地鼓励他们。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身心自由,才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才能自主地学习。我在教〈〈不懂就要问〉〉这课时,预习前,我就要求同学们认真预习,然后提出所有想问的问题。结果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比以往多得多,甚至有一位同学问我:“老师,孙中山小时候那么会提问题,他后来成为科学家了吗?”这个问题与课文内容毫无关系,但我没有拒绝回答,而是给他们讲了孙中山以后的事迹,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整节课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二、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抓住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点,或稍作改编、或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如第六册语文教材〈〈积累运用六〉〉,里面有一篇短文〈〈盲人与画〉〉,旁边还配了一幅没有彩色的画,学完短文以后,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把画彩上颜色,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高涨,很快就把画涂得五颜六色。然后,我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涂的画,有个同学说:“我的图上有一颗火红火红的太阳。”有的则说:“我的图上是一条清可见底的小河,河边是一块碧绿的草地。”有的则说:“我的图上有一幢童话般的屋子,屋里住着一只小白兔呢!”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类似的例子教材中还很多,教师只要善于挖掘,就一定能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三、立足自主学习的起点。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就要摸准学生学习的起点。我以为,这个“起点”就应该是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给的材料太简单,低于“最近发展区”,学生早就会了,没有学习的兴趣。所给的材料太复杂,高于“最近发展区”,学生同样没有学习的兴趣,也就无法自主地学习。所以,要立足“最近发展区”。但是,每个班级都有优生和学习困难生,每个同学的“最近发展区”又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的学生,然后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如在教《落花生》一课时,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1)、落花生有什么特点?(2)、父亲说做人要做怎样的人?(3)、你对父亲的话怎能样理解,谈谈你的感想。前面两个问题属于一般性的问题,较适合中下生,后一个问题难度较大,需要联系自身的经历才能作答,适合于优生。在作业设计的时候,也要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四、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将使他们受益终身。我是这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的:(1)、在预习时,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不懂读的字词,然后想办法弄懂他们。如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2)、把不懂的问题写在本子上,或独立思考,或请教同学。这样,学生不断提出问题,久而久之,就能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3)、鼓励合作学习,把班上的同学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拿到小组里去讨论解决。这样,既能充分让他们自主学习,又能增强他们的协作精神。每个同学在小组里都是平等的个体,可以自如地发表意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在于教师长期不懈地努力。五、养成自主学习的精神。自主精神作为一种学习品质,是很难能可贵的。而我们在很多时候忽视了这一点。有的教师怕完不成教学任务,课堂上不允许存在不同意见,不允许学生有异常的想法。长期以往,学生没有了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就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言,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敢于反驳别人的意见,敢于互相争论。我在教《景阳冈》一课时,学校刚好为每个同学发了一张“保护珍稀动物——华南虎”的宣传明信片。学完这一课,我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多数同学都认为武松是个英雄,值得敬佩。这时,有个同学说:“我才不佩服武松呢,老师不是说,老虎是珍稀动物,叫大家保护老虎吗?武松却把它打死了。你们说,还要佩服他吗?”这一异常见解立刻在全班引起哗然,我引导大家继续讨论,并适时地结合学校的活动,教育学生要保护动物,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六、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适当传授一些学习的方法,将能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掌握了方法,也就能利用方法更快乐,更有效地去获取知识。方法的教学可以单独地进行,如教学生学生字时,指出掌握生字的音、形、义就行了。也可以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教,具体如下:(1)、教师通过“帮”,教会学生处理信息。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分析问题、处理信息的能力还相当有限,教师就应该指导与帮助他们,让他们学会分项整理,再综合挑选自己最喜欢、与自己的课题内容最贴切最有用的材料;(2)、教师通过“放”的方法,教会学生自主选题,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做实验、找资料、比较、综合等方法后,教师对一些较浅显的问题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主选题、自主研究;(3)、教师通过“导”的方法,教会学生主动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三、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觉得培养一个学生在校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1、自我意识的展现;2、学习动机明确;3、学习方法策略恰当。下面依次分析这几点的必要性。首先,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让自己从意识上说服自己要“学习”,不能强迫自己学习,现代研究者发现,自主学习是依靠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实施,然后自我意识又是做任何事的前提,意识是能够促使人进行独立的行动,唯有意念合一,才能促使自己做出一些约束自己的事,所以,必须得有自我意识的展现。其次,要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是因为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是递进关系,动机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以及兴趣等,自我效能感是衡量学生是否有能力的一把尺子,更是让学生在对日常学习任务的明确有很大帮助,从而可以有助于学习动机不高的学生提高自我意识,促进他们的日常学习。另外,兴趣作为人生的另一位重要老师,其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是无可厚非的,当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越高,这就能够促使他的行为主动性提升,从而自主的进入学习里面。最后,就是要做到合理运用正确的学习策略,比如针对全部课程,我们可以设置学习目标、做出学习规划、合理安排时间以及理解知识的含义等。另外,针对一些具体的课程,我们就可以通过上课做笔记、分类整理、背诵记忆以及画结构框架和思维导图等。当然,做好了这些以后,我们还要平时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虚心向老师请教问题,课下和同学讨论以及向做的好同学看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长此以往这就会让自己独立学习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四、如何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个大学生,我觉得培养一个学生在校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1、自我意识的展现;2、学习动机明确;3、学习方法策略恰当。下面依次分析这几点的必要性。首先,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让自己从意识上说服自己要“学习”,不能强迫自己学习,现代研究者发现,自主学习是依靠自我意识的发展而实施,然后自我意识又是做任何事的前提,意识是能够促使人进行独立的行动,唯有意念合一,才能促使自己做出一些约束自己的事,所以,必须得有自我意识的展现。其次,要有明确的学习动机是因为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是递进关系,动机主要包括自我效能感以及兴趣等,自我效能感是衡量学生是否有能力的一把尺子,更是让学生在对日常学习任务的明确有很大帮助,从而可以有助于学习动机不高的学生提高自我意识,促进他们的日常学习。另外,兴趣作为人生的另一位重要老师,其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是无可厚非的,当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越高,这就能够促使他的行为主动性提升,从而自主的进入学习里面。最后,就是要做到合理运用正确的学习策略,比如针对全部课程,我们可以设置学习目标、做出学习规划、合理安排时间以及理解知识的含义等。另外,针对一些具体的课程,我们就可以通过上课做笔记、分类整理、背诵记忆以及画结构框架和思维导图等。当然,做好了这些以后,我们还要平时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虚心向老师请教问题,课下和同学讨论以及向做的好同学看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长此以往这就会让自己独立学习能力变得越来越强。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