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加强学习纪律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增强纪律意识

一、大学生如何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大学里可能都会开一些普法课。但日常生活中,不需要专门学习法律,也可以做到遵法守法的。诀窍就是做个善良有德的人。法律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只要本着诚实信用,尊重他人的理念行事,99.9%的情况下,你的行为就是契合法律啊。善良之人应当被善待,也是法律的宗旨。但如果涉及到特别专业的法律问题,还是需要进行专门学习,或者求助于法律专业人士。

日常行事务必洁身自好,爱惜德行。有些人从事一些明知失德的行为,却抱着侥幸心理或不以为然。例如知乎里自曝的充当水军,或者不加分辩造谣传谣别人,已经触犯了法律。只看大棒何时落下来而已。一旦责任落实,这些人就会因为一些蝇头小利,或者任性妄为,承担法律后果,而且会给自己的征信记录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黑色记录。更为严重的是,在今后的人生中,可能时不时的要接受自己良心的拷问,难以心安。

二、如何教育大学生遵守纪律

纪律在我心

何为纪律?纪律就是规则,是指要求人们遵守已确定了的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职的一种行为规范,是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规章、制度和守则的总称。

青年人都向往自由,而纪律又是以约束和服从为前提的,因此有些青年人便产生了误解,认为遵守纪律和个人自由诗对立的,要遵守纪律就没有个人自由,要个人自由就不该有纪律的约束。纪律和自由,从表面上看,二者好像是不相容的,实际上是分不开的。遵守纪律才能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不遵守纪律,人们就会失去真正的自由。

虽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在学校期间必须要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和学校统一安排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注意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课、不迟到、不早退。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让这种“优秀”纪律在我们心中荡漾。

学校纪律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教育内容,没有严格的学校纪律,必然会影响学生习的惯养成,必然会导致学习的松弛,违纪成风。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大学校秩序的管理力度,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最终把纪律约束变为一种自觉的约束,把自觉的行为习惯升华为一种文明素养,让这种“优秀”纪律在更广阔的空间上飘荡,驰骋风云!

纪律属于道德的范畴。一个人的纪律性如何,能够直接反映出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惟有思想道德高尚,对纪律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使遵守纪律成为我们自觉行动。

纪律,是你让优秀成为我们的习惯;是你一直荡漾这我们的心扉;是你让这种习惯成为文明素养。

纪律在我心,让我们一直将之坚守。

三、大学生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名大学生该懂的课堂守则还是应给遵循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整理收集了大学学生课堂守则范本,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

大学学生课堂守则1

一、应提前进入教室,上课铃响后立即就座,不得迟到或早退。缺课须履行请假手续并得到批准,不旷课;

二、应衣着整洁得体,不准穿背心、拖鞋进入教室,禁止吸烟。上课时一律脱帽,关闭手机等通讯工具;

三、上课认真听讲,自觉维护课堂秩序,有问题举手经教师允许后发问,上下课、教师点名、提问或回答问题时学生均应起立;

四、应有秩序地进出教室,教室内不准打闹、喧哗,上课时间未经教师允许不得随意出入教室。如遇前堂课尚未下课,上后堂课的学生要安静有序地在走廊等待。

五、上课实行流动教室,每学期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和调度,应严格按照课表指定时间和地点上课。教室未经允许不得作为专用,私人物品不应留在教室内;

六、自觉爱护教学设备,及时关闭多媒体设备,不得随意挪动、移用桌椅,无故损坏应按价赔偿,最后离开教室的学生应负责关窗、关灯。

七、自觉保持教室卫生,不在桌面、墙壁乱涂乱画,不在教室内吃食物。离开教室时将垃圾或废物自行带走或扔到垃圾桶内;

八、各班级应建立卫生值日制度,指派值日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如擦黑板、清理讲台等,课后做好教室卫生清扫;

九、自觉遵守上述各项规定,如有违犯者,教师、同学应予以制止,给予批评和教育,如拒不改正或造成严重后果者,视情节予以相应纪律处分。

大学学生课堂守则2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为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促进优良学风的养成,特制定本守则。

一、总则

⒈教室是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应保持严肃、安静、清洁、整齐。

⒉应尊重教师、注重文明礼貌,课堂上一切活动均应听从教师的指导和安排。

二、课前准备

⒈应严格遵守学校教学作息时间,在上课预备铃响后,及时进入教室。因故迟到的学生,应喊“报告”并经教师允许后进入教室。迟到超过五分钟者,不准进入教室,并按旷课论处。

⒉学生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时主动擦净黑板。合班上课的课程由各班班长协商安排值日,并负责监督检查。

三、听课过程

1.上课铃声响过后,教师应向学生宣布“上课”,由值日班长喊起立,教师回应“请坐”后开始授课。

2.上课时要集中精力,认真听课,做好课堂笔记。

3.在回答教师提问或有疑难问题时,应举手示意,经教师同意后起立回答或问询。

4.如果对教师授课内容或方式有不同看法,不得随意打断教师的讲授,可以举手示意并经教师同意后起立提出,或者在课后反馈给教师,不得做出对教师起哄、喧叫等不礼貌的行为。

5.上课时不看与授课内容无关的'图书资料、报章杂志,不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不与周围同学交头接耳,不得影响其他人听课。

6.不得在授课过程中使用手机、MP3、游戏机等影响课堂秩序的物品。

7.不得早退或中途出入教室,如有特殊情况必须中途离开教室时,应征得教师的同意。

8.上课时,任何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教室或将师生叫离教室。

9.下课时,教师应明确“下课”后学生方可离开课堂。

10.学生班长及班干部应协助教师维持课堂秩序,课后向任课教师反馈考勤情况。

四、教学环境

1.应爱护教室内教学设施,不准在门、窗、桌椅、墙壁上涂字、刻画。教学设备、灯光、电器和课桌、椅等,不准随意拆卸、搬出。

2.教室内杜绝一切不文明行为的发生。严禁穿背心、拖鞋进入教室;上课时不准吃东西、教室内禁止吸烟,不准随意吐痰,不准乱丢纸屑果皮杂物;不准在教室内争吵喧哗、抢座位;异性交往时应举止得当,行为文明。

3.不得在教学场所附近喧哗、打闹。在教室外等候上课时,应保持安静,不得影响其它班级上课。

大学学生课堂守则

四、怎么培养大学新生纪律意识

要不断增强纪律观念首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纪律的极端重要性。“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真理。只有我们认识到了纪律的极端重要性,并使之成为一种内在的要求,我们才能去自觉地遵守纪律。其次,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树立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知道哪些是应该做或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或不可以做的。再次,要正确处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培养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约束自己的能力,培养严于律己、自控自制的坚强意志,做到在任何情况下,思想上不忘纪律观念,行动上不违反各项纪律和规章制度。

五、大学生如何培养纪律意识

1.

社会原因。大学生纪律意识问题虽然是以个体行为显现出来,但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一是受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大环境影...

2.

学校原因。学校教育往往局限于对学生进行遵守校纪校规的教育,而不是从培养具有较强纪律意识的社会人的角度出发,这样,培养的...

3.

个人原因。当代大学生都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思想敏锐,勇于进取,但缺乏对纪律的足够尊重,更多地崇尚自...

六、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增强纪律意识

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宣传教育,让学生逐渐养成习惯,增强纪律意识。第一可以进行统一宣讲,选取比较严肃的场合,让学生能够了解增强纪律意识的重要性,第二可以列举典型的例子,比较贴合日常也能惊醒学生,第三可以选取相关影片,在观影中增强纪律意识。主要还是得形成习惯,才能更好的增强纪律意识。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