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近代史

一、青少年为什么要学历史

有关青少年为什么要学历史如下:

1、加强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感

通过学习历史,青少年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及其演化过程,从而在国家意识上更加自豪,更深刻地认识国家的发展历程。同时,学习历史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2、提高青少年的思辨能力

历史学科涉及到大量的事件和人物,需要学生通过对各种因素的思考和分析,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并对历史人物的价值进行评价。这种思辨的能力对于青少年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3、帮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时代背景

了解历史能够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当今的社会和国际环境,认识现实世界的发展历程。通过学习历史,青少年可以更好地了解现在所处的时代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实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并且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

4、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历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众多的人物和事件。学习历史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培养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同时,历史事实的了解可以让青少年更好地明白差异、分裂、战净等不良后果,学会做一个有责任心的公民,并倡导和平、协作、奉献等优良品质。

5、利于青少年的未来选择和发展

通过学习历史,青少年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和国家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并且认识到自己在社会、国家和世界上的角色。通过了解历史事实,青少年更有利于选择自己的未来方向和发展,从而为自己的未来走向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学习历史对于青少年的文化认同、思辨能力、时代背景了解、责任感和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青少年应该在学习中不断探究历史事实,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用历史的经验启迪自己未来的道路,从而成为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近代史

1、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可以弥补他们历史知识的不足与匮乏,提升他们的基本历史素质,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2、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保证和促进党和国家事业胜利发展的需要;

3、是增进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内容与重要手段。

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教育,当代大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观念。在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历史文化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历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中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在世界著名文明古国中,中国文明发展始终保持着独一无二的连续性,她历尽危机而未残壮志,屡经考验而能活泼地生存下去。即使在鸦片战争以后的灾难深重的岁月里,中国文明也未在这次危机中失去自己的独立存在。而爱国主义观念则是在对自己国家和民族历史的认同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不了解、不懂得祖国的历史文化,爱国主义观念和民族精神是很难自觉地树立起来的。放眼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自己国家历史的`教育,因为这是培育爱国主义的基础工程。因此,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丰富最生动的教材。

三、大学生为什么还要学近代史

提到中国的近代史,想必作为中国人可能都会捶胸顿足。是的,但是我们又必须正视历史,中国的近代史确实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但是同时它又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全中国人民顽强抵抗外国侵略者,最终赢得胜利的抗争史。因此,我觉得了解历史就像是在了解一个国家的过去,解读历史能够让我们变得明智,能够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里反思人生。

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的国家对外奉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当别的国家正在为工业革命而奋斗的时候,我们的国家还处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清政府封建统治的腐朽,最终导致了帝国主义将炮火指向中国。从鸦片战争开始之后,中国被迫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很多不平等的条约,如我们人人皆知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等等。这些条约的签订,不仅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掠夺了中国人民巨额财富,更是控制了中国经济、政策、军事上的一些权力,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灾难。但当时清政府并没有认识到问题之所在,仍然盲目自大,直至外国侵略者越来越猖狂,之后又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进京火烧圆明园等等这些事件。这些都充分暴露了当时清政府统治的腐败和思想的愚昧。但是这些灾难从未打倒过中国人民,从刚开始由农民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到维新革命、辛亥革命这些斗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面对外国侵略者时的果敢和爱国精神。

古人有言: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唐太宗也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如一片叶子,有人能因一叶而障目,也有人因一叶而知秋。学习历史不仅需要我们记住历史,更需要我们还原历史的真相。我们的国家一直都很重视中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毛泽东曾经也多次号召我们多学一点历史,用历史的知识来弥补现在的不足。而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顶梁柱,我们是要为祖国的未来肩负责任的,所以必须要了解中国的国情是怎样的,中国的历史是怎样的。我们不仅要学习中国的今天,还应该了解中国的过去。只有了解了国家的过去,才能有计划的去发展未来的社会。

从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可以让我们有所思,有所悟。“历史终究是历史”,无论是辉煌还是屈辱都已经成为过去了,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的宝贵经验中汲取教训。我们从初中以来一直都有学过历史,但每次学完之后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我们在不断的成长,而思想也在逐步的成熟,对待事物的看法就会有新的角度和新的见解。同时,学习中国的近代史对我们平常的知识的扩充也会有所帮助。在大学里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老师补充了很多以前高中老师没有讲过的知识,还有书本上没有的内容。这将大大的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对历史的发展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且我们大学生中有很多参加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的同学,而政治又是必考的科目,这就需要我们对我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有深刻的了解。特别是想成为一名公务员的话,就更得学会客观公正的对历史作出评价,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学习先辈们保卫国家、勇于牺牲、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近些年来,我们的国家发展的日益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随之很多人却淡忘了历史,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吃过苦受过累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历史好像离我们很遥远。故更有进一步加强中国近代史学习的必要。当前,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我们还处在和平年代,但是各国竞争依然很激烈,所以作为一个大学生要客观的看待历史的全过程,不能让历史重演,不让帝国主义有可趁之机。而我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也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继续传承中国的优良传统,牢记中国人民顽强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精神,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综上所述,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不仅学到的是知识,更多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所带来的魅力!让我们时刻不忘国耻,记住落后就挨打的经验教训,同时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是一个顽强不败的国家,中国的人民都是不怕艰辛、敢于拼搏的中国人!如今我们的国家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正是因为我们知道卧薪尝胆,懂得以史为训。所以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好好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这门课,多学点历史,继续保持认真勤恳、不骄不躁的学习之风。虽然当今的社会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我们仍需要保持和弘扬革命先辈所留下来的“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我相信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对以后的人生道路都是终身受益的。

原文出处:管莹莹.当代大学生学习《近代史纲要》的必要性[J].才智,2016(28):80.

相关内容推荐

近代湖湘留学文化的兴盛及其爱国强国情怀

晚清末年,湘人魏源(1794-1857)喊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掀起近代国人向西方学习之风。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广东香山人容闳(1828-1912)学成归来,秉持当使后予之人以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教育...

叶名琛和林则徐在鸦片战争前后的表现及其爱国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在鸦片战争过程中,钦差大臣一职,直接与西方列强对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两次鸦片战争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和叶名琛也必定会为后人所重视。林则徐面对西方入侵,主张禁烟,发动民力,反抗侵略,是近代伟大的民族英雄。反观叶名琛,...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对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

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首先是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自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代历史上中华文明遭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在与西方工业国家竞争中的落后衰败、被动挨打。...

研究“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内容与方法

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作为高等教育阶段必修课程,不分专业均要达到一定标准。...

浅析“中国近代史纲要”授课话语体系的有效建

就当前的教研现状和教学实际环境来看,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效果的基本方向之一,应该是从构建授课话语的有效性入手,在话语内容体系、话语承载体系和话语表述机制等三个维度进行努力,并将三者协同为一体。...

怎样在《中国近代史纲要》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

研究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西藏红色文化

新时代下,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