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方法初中 中学生与大学生学习方法上的不同至少要8条

一、中学生与大学生学习方法上的不同至少要8条

1、高中解决的问题是单一的,大学解决的问题是多样的。

高中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要考上大学。在高中阶段只要学习成绩好,就算好学生,考上大学就算完成任务。而大学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多样性。上大学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要适应大学生活,学会与同学和老师相处;接下来要面对的问题就是对本专业是否有兴趣,同学们如果对本专业没有兴趣,就要寻找新的专业,重新设计自己。

2、高中的学习内容是有限的;大学的学习内容是无限的。

高中的学习内容有限,一个高中生用3~5年时间就能把高中的内容学完。而大学的学习内容是无限的,大学要求同学们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广宽的知识面和动手能力。大学的任何一个专业除学好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大量地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比如:学习经济学的同学,如果仅仅是对经济学有所了解,那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了解文史知识,并掌握各种研究方法。

3.在高中,同学们在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在大学,同学们在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

在高中,同学们学习成绩是优秀的,是其他同学学习的榜样,可是到了大学,特别是在重点大学,人才济济,高中的学习优势没有了,同学们又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竞争。同时,有的同学在社会工作上特别优秀;有的在文体方面特别优秀;有的动手能力强……在激烈的竞争中,同学们原有的优势被弱化了,具有的只能是相对优势。面临这种现状,及时调整心态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4、高中学习是被动的;大学学习安排应该是主动的。

高中学习总体上来说是被动的,学生基本上是围绕老师的安排、在老师的教育下

一步步地学习。而大学则要求同学们主动地进行学习,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把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主动地学

习精神,要想在学业上取得成就是不可能的。

5.高中生活是以家庭生活为主;大学生活是以集体生活为主。

上高中的时候大部分同学住在家里,即使是住校的同学,每个月也能回家,这样会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关爱,生活上的事不用太操心,与人的沟通能力并不重要。上大学就不行了,同学们远离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一切问题都要自己进行处理。与同学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情绪,有时还可能导致同学出现严重问题。所以,与人沟通能力的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

6.在高中,同学们是未成年人;在大学,同学们是成年人。

在高中,同学们还是未成年人,是民法上限制行为能力人,涉及到法律上的事情,有的可以不负责任。但是上大学以后,同学们的年龄一般都在18岁以上,从民法上讲已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全责了。同学们要认识到这一点,尽快提高自己的素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大学生学习方法

在大学,学习方法有哪些?大学生要如何提高学习效率?相信这是许多大学生都比较关心的问题。首先,在大学里,除了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其他一些技能,如英语、计算机、摄影等。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们都不知道该怎样去寻找学习方法的话,那就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些适合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希望对各位同学有所帮助。大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很多,但大致分为四种:

一、听课法

听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学习效率最高的一种方法。所以,听课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的好坏。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听课的效率呢?(1)课前预习,做好笔记。课前预习可以使我们知道要学什么,是老师讲得重点还是难点,如果听不懂就可以提前做好笔记,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听课效率。(2)听课中积极思考。我们要听老师讲课内容,但不是所有知识都需要听懂,对于一些自己已经明白了的内容就没有必要再听了。老师讲得都是重点内容,所以应该在课前认真预习,了解上课内容后再听课。(3)课后复习。课后复习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可以将老师讲的重点重新回顾一遍。

二、自学法

自学法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在大学,我们可以选择自学相关的课程。在刚开始接触一门新的学科时,自学法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新的知识,并让我们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在自学时,我们也可以自己做一些实验,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当然,自学法也有缺点。首先,它需要我们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因为它需要我们自觉地控制自己的学习。其次,如果我们是一个自控力不强的人,那么自学法会让我们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最后,自学法要求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感到很累。但即使是这样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能坚持下去,慢慢地就会有成效了。在我看来,自学法对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使我们在短时间内有所进步。

三、交流法

交流法,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让我们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知识和乐趣。但交流法也是需要我们主动去寻找的。如果我们没有主动去寻找交流的机会,那就会让我们变得被动,也很难获得更多的知识。在大学里,如果我们可以积极地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那就会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帮助。例如,当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向老师提出,让老师给出正确答案;当我们想要与同学进行讨论时,也可以向同学提出问题并讨论解决方法;当我们想要和同学互相学习时,也可以向同学提出问题并一起探讨解决办法等。这些都是交流法所带来的好处。

三、中学生与大学生学习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1、学习内容变多。

在中学学10门左右的课程,后面两年只学6门课。在大学四年,要学40门以上课程,每个学期课程都不同,比中学任务更多,更重。大学一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程和基础课程,大学二、三年级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选修课,大学四年级进行毕业设计、做毕业论文,实习。

2、自学时间变多。

在中学,自习课的自习,是在老师指导下。在大学,课堂讲授没中学多,自习时间相对更多。大学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是自习的好去处。

3、学习自觉性要求高。

在中学,听从老师指挥,老师“手拉手”拉着你走。在大学,老师不会“要你学”,而是变成“我要学”,要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因为没有人会敦促学习了,这个时候就要看平时的学习习惯是否良好。

扩展资料:

大学的学习方法:

1、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通过目录法、体系法的学习形成框架后,在仔细看书的同时应开始做笔记;

3、做笔记的方法不是简单地把书本上的内容抄到笔记本上,把书上的内容整理成为小问题,按照题型来进行归纳和总结;

4、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知识内容浩瀚,容易遗忘,集中在本子上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

四、大学生应该如何学习

1.结合自己的专业,未来发展的方向,自己的性格,提早做规划。精确到每一天做些什么。

2.不要相信什么大学不用好好学习。不仅要学课本内容,什么都要学。大学又是一个新起点了,卷起来,为自己的前途考虑考虑。

上课:预习,确保能回答上老师的简单问题。主动回答老师问题,在老师面前混个眼熟,最起码平时分会高一点。如果老师刚好有什么资源,还很有可能给你机会,一定要尊重老师。

下课:复习,如果学校老师课有点水,多查资料,图书馆,找网课,在巩固知识。

人际关系方面:这些也是学习,多交朋友,多参加活动,社团,学生会,当班干部,接触不同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说话办事的,取长补短。多上台发言,当众说话,锻炼自己,一切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获得的。多种形式,层面的提升自己。

技能:技多不压身,你可以空余时间,学学小语种,学学电脑技术,你能干别人干不了的,你就是更有价值,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怕被利用,就怕你没用。

多读书:读书多了,你的知识储备就上去了,有了输入,才有输出。不至于脑袋空空,言之无物。那些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还不失幽默的人,一定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厚积薄发。

多培养兴趣爱好:女孩子跳跳舞,不要局限自己,上了大学才知道,自信很重要,而,跳舞是特别培养自信的一种方式。男孩子,多健身,跑步,自律。你们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加油!

每个人都是特别的自己,尊重别人,尊重自己,尽可能让自己活的精彩。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

3.四六级什么的,四级最好大一就过。假期不要光顾着玩了,也不要和别人一起摆烂,最后发现期末你挂了,别人一个晚上背会了一本书。别人只是口嗨摆烂,其实大家私下都在卷。

4.看看自己需要考什么证,尽早规划,注意报名时间。看看自己是否要读研,尽量多去问问已经考上研的学长学姐,吸取经验。

5.有句话,大一拼绩点,大二拼竞赛,大三拼实习。上了大学才知道,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实际上比这还卷。成绩只是最基础的,综测,绩点,哪个不重要,不要说你不要奖学金,能争就争,为什么不要,凡事不仅要做,还要做好,有规划,有目标,有方法做。

6.多关注,各种比赛信息,大创,社会实践,竞赛奖,突破自己,你的对手只有懈怠的你自己。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7.努力同时,保持身体心理健康。吃好喝好,多锻炼,早睡早起,除了必要,少刷手机。把时间浪费在泡沫剧,无用内容上,只会让以后的自己追悔莫及。

8.大学是我们,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期,过渡期。说句不好听的,普通人上大学,就是为了找工作,养活自己,想办法假期去实习,去培养成年人的思维。考虑自己适合什么,要不要考公,家境够不够让你一直躺平,如果没有伞,那就站起来跑。

9.尽量不要谈恋爱,你会发现上了大学人越来越现实了,任何关系背后的本质是利益交换。提升自己,爱自己永远正确。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