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动力的调适,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力 2024-09-04 03:38:04 0 0 一、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困惑: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动机强度不当、学习焦虑与学习疲劳、考试焦虑。(一)学习动力缺乏1、主要表现(1)尽力逃避学习。不愿上课;上课无精打采,不能积极思维;无成就感,无抱负和期望。(2)缺乏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相信自己有学好的潜力,学不好也不会感到丢面子。(3)容易分心。学习动力缺少会使注意力差,不能专心听课,不能集中思考,兴趣容易转移,学习肤浅,易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满足于一知半解。(4)厌倦、冷漠。学习动力缺乏常会导致厌倦情绪,对学习冷漠、畏缩。(5)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习动力缺乏者不会主动地寻找适合自己的灵活变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因而常常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情境。2、动力缺乏的原因(1)社会方面(2)学校方面(3)家庭方面(4)个人方面(最主要原因)a、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不相符b、自我效能感缺乏c、归因偏差3、增强动力的对策第一,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合理的价值观念。第二,提高对学习意义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培养求知欲望和专业兴趣。第三,设置适当的学习目标,使学习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以便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和分配精力。第四,加强自制力训练,努力抵御外部干扰,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五,运用“自我强化法”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奖惩。(二)学习动机强度不当1、缺乏动机或动机强度过弱,大学生不能专注于学习,学习行为不容易发生,即使发生也不能维持。2、学习动机过强,常表现为成就动机过强,干什么事都迫切期待成功,都期望比别人做得好,不能容忍任何失败。(三)学习焦虑与学习疲劳1、学习焦虑(1)主要表现a、学习中心理压力太大,情绪压抑。b、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总担心自己学习不好,对可能取得的考试成绩顾虑重重,信心不足,忧虑过度,以至寝食不安。c、夸大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造成心理上的不安。(2)调适方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确立切合自身的抱负和期望;增强自信的毅力,不怕困难和失败;保持适度的自尊心,降低对胜败的敏感度;保持情绪的稳定;掌握最适合自己、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2、学习疲劳(1)原因: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在生理、心理上产生过度劳累,以至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头晕目眩不能继续学习。(2)主要表现a、生理疲劳:肌肉麻木,痉挛,眼睛发痛发胀,腰酸背痛,动作不准确,打瞌睡。b、心理疲劳:感觉器官活动能力降低,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情绪躁动,忧郁,厌烦,易怒,学习效率下降。(3)调适方法:学会科学用脑;注意劳逸结合;了解自己的生物节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四)考试焦虑1、定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考试紧张,即由于担心考试失败或渴望获得更好的分数而产生的一种忧虑、担心、期望、紧张的心理状态。与被评价有关。2、形成原因(1)期望过高:自己、家长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评价。(2)消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的缺乏: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3)对考试的认识不正确:夸大考试,得失心太重。(4)其他原因:人格因素、生活规律、准备不足等。3、调适方法(1)正确认识衡量学习效果、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前途和命运。(2)认真制定学习和复习计划。复习计划、心理调整的计划、身体计划、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3)放松法: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4)宣泄法:说、喊、写。(5)自我暗示法。(6)保持良好的心态:自信的我;轻松的我;健康的我。二、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困惑以及如何调适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困惑:学习动力缺乏、学习动机强度不当、学习焦虑与学习疲劳、考试焦虑。(一)学习动力缺乏1、主要表现(1)尽力逃避学习。不愿上课;上课无精打采,不能积极思维;无成就感,无抱负和期望。(2)缺乏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相信自己有学好的潜力,学不好也不会感到丢面子。(3)容易分心。学习动力缺少会使注意力差,不能专心听课,不能集中思考,兴趣容易转移,学习肤浅,易受各种内外因素的干扰,满足于一知半解。(4)厌倦、冷漠。学习动力缺乏常会导致厌倦情绪,对学习冷漠、畏缩。(5)缺乏正确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学习动力缺乏者不会主动地寻找适合自己的灵活变通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因而常常难以适应新的学习情境。2、动力缺乏的原因(1)社会方面(2)学校方面(3)家庭方面(4)个人方面(最主要原因)a、所学专业与自己的兴趣不相符b、自我效能感缺乏c、归因偏差3、增强动力的对策第一,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合理的价值观念。第二,提高对学习意义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培养求知欲望和专业兴趣。第三,设置适当的学习目标,使学习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以便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和分配精力。第四,加强自制力训练,努力抵御外部干扰,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第五,运用“自我强化法”对自己的学习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自我监督,自我奖惩。(二)学习动机强度不当1、缺乏动机或动机强度过弱,大学生不能专注于学习,学习行为不容易发生,即使发生也不能维持。2、学习动机过强,常表现为成就动机过强,干什么事都迫切期待成功,都期望比别人做得好,不能容忍任何失败。(三)学习焦虑与学习疲劳1、学习焦虑(1)主要表现a、学习中心理压力太大,情绪压抑。b、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总担心自己学习不好,对可能取得的考试成绩顾虑重重,信心不足,忧虑过度,以至寝食不安。c、夸大学习中存在的困难,造成心理上的不安。(2)调适方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确立切合自身的抱负和期望;增强自信的毅力,不怕困难和失败;保持适度的自尊心,降低对胜败的敏感度;保持情绪的稳定;掌握最适合自己、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2、学习疲劳(1)原因: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在生理、心理上产生过度劳累,以至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头晕目眩不能继续学习。(2)主要表现a、生理疲劳:肌肉麻木,痉挛,眼睛发痛发胀,腰酸背痛,动作不准确,打瞌睡。b、心理疲劳:感觉器官活动能力降低,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情绪躁动,忧郁,厌烦,易怒,学习效率下降。(3)调适方法:学会科学用脑;注意劳逸结合;了解自己的生物节律;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四)考试焦虑1、定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考试紧张,即由于担心考试失败或渴望获得更好的分数而产生的一种忧虑、担心、期望、紧张的心理状态。与被评价有关。2、形成原因(1)期望过高:自己、家长及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和评价。(2)消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的缺乏: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3)对考试的认识不正确:夸大考试,得失心太重。(4)其他原因:人格因素、生活规律、准备不足等。3、调适方法(1)正确认识衡量学习效果、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前途和命运。(2)认真制定学习和复习计划。复习计划、心理调整的计划、身体计划、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3)放松法: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4)宣泄法:说、喊、写。(5)自我暗示法。(6)保持良好的心态:自信的我;轻松的我;健康的我。三、大学生在学习动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调适方法大学生在学习动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调适方法如下:一、大学生在学习动机方面存在的问题1、内部因素大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进入大学后,由于高中的目标实现了,紧张的心理松懈下来,学生希望在大学里“恶补”一下高中的“损失”,不去设定新的人生目标,对自己今后的发展茫然无知。2、外部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关注度不够。日前,学校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方面虽然采取了众多相关措施,但对大学生学习动机并给予相关的关注,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未起到关键作用。二、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调适方法1、明确学习的价值大学生要认识到在大学阶段学习的价值,并不是说考上大学就万事无忧了。大学阶段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而且能够完善自身,提升自身。2、培养对自己专业的兴趣只有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学习才更具有动力。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首先,要认识到所学专业对自己以后发展的作用,从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开始,逐步建立起对它的兴趣。其次,要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学好,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兴趣保持下去,不会半途而废。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一、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一般地说,学习动机愈明确愈强烈,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愈高,学习的效果也会愈好。那些具有正确动机和直接性动机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毅力和较高的学习热情,学习专心致志、精力充沛,遇到困难有顽强的精神,其学习积极性是经常的、一贯的。二、指引学习的努力方向动机不仅能唤起行动,而且能使行动具有稳固性、持久性和完整性,促使学生沿着学习动机所激发的方向坚持努力,争取好的成绩。一个学生如果能在正确动机指导下学习,就会有很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三、集中学习注意力动机对学习促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注意力的加强。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不易受外界刺激物的影响而分散精力,动机较强的学生更能集中思考尚未清楚的问题。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