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幸福能力(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一、大学生如何得到幸福

大学不能有什么幸福,要制定更好的规划,要学习为主多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以后出来了才有所谓的幸福,规划大学的毕业去向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了解一下不同的选择对应的生活。我从四种不同的选择说下如何规划大学生活。

一.对于有保研想法的同学

1.绩点

从大一到大三最重要的事情无疑就是提高自己的绩点,保证自己的保研资格是根本,在这个基础上再提高自己的保研竞争力,例如发表论文、参与课题等等。

要提高自己的绩点,绝对不能忽视的,或者说和以往的考试显著不同的,那就是大学课程的平时成绩。大多数学校课程的平时分设置比重都不低,在30-40%之间,有的甚至占到50%,而平时成绩的依据就是——课堂互动、作业。课堂互动是最提高平时成绩最有效的途径,也就是印象分,在课堂上给老师一个积极的印象对自己的成绩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回答问题,争当课代表等等。尤其是回答问题,大学回答问题的同学不像初中高中那么多,一般来说老师对于回答问题都是有比较高的奖励分的。

其次是作业方面也要认真对待,如果是需要组队完成的作业,尽量和水平跟自己相似的同学组队,以免遇到划水的同学拉低小组成绩。

2.学术研究能力

从哪些途径来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呢,一个很好的渠道就是多和自己的本科导师联系,参与导师的课题,不要以为只有研究生阶段才需要和导师联系!本科阶段,尤其是对于有保研,又尤其是想保研学硕甚至是直博的大学生而言,有突出的科研经历是非常非常加分的!至于课外活动、学生干部经历,对于想要走学术研究的同学来说这都不是最重要的。

3.竞赛保研

如果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比较突出的能力,可以尝试竞赛保研,类似于高中时期的竞赛保送。有这个想法的同学要尽早去弄清楚自己学校可以保研的竞赛,以及要求。在这里个人比较推荐的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首先它是单人竞赛,准备起来比较自由,其次学习英语本来就是比较重要的事情,即使没有英语竞赛也是需要学习英语的,所以相对来说,大英竞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次是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这个耗时比较长,但是对于创新能力比较强的同学来说,或许也是一个好的途径,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这个项目的保研资格,需要自己根据情况去了解。

二.对于有考研的想法同学

1.专业课

在平时专业课的学习中,可以结合自己目标学校的考研教材配套学习(每个学校都有自己指定的考研教材,一般可以在学校官网上找到),这样可以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之后在考研复习时也会相对轻松一些。

2.公共课

这里的公共课主要是指政治、数学、英语。其实政治课可以在正式备战考研时再开始复习,因为这是属于记忆的学科。而数学和英语就不同了,这两门课在于平时的积累,大学的考试由于不是选拔性的考试,因此对于期末考试的要求肯定是不及考研的要求高的,那么在数学、英语的学习中,不能以期末考试为目标,也不能只以平时学习的难度为标准,还是要参考目标学校的要求,适度地提高自己学习的难度,打好基础以后复习起来才会不那么困难。

3.课外活动

在大一大二,适当地参加比较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也是可以的,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但是一定要建立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

4.学术能力

其实无论是考研还是保研的同学,想要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最好的办法都是跟着导师做课题,和自己的导师聊一聊自己的想法,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是在和导师共同做课题的过程中发表了论文,这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加分项。

三.对于想要出国深造的同学

1.成绩

语言成绩无疑是重中之重,无论是雅思还是托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提分,很多学校在筛选时会直接卡语言成绩,在这里提一个小方法,对于一些遇到语言成绩瓶颈的同学,可以试试去东南亚一些国家去考雅思,相对来说分数会容易考高一些,不少雅思培训机构都有这样的团队,可以去了解。其次是其他的一些考试成绩,例如GMAT、GRE等等,对于出国的同学也是一样,要先定好自己的目标学校,了解目标学校的要求。

2.实习

国外的大学对于研究生申请的选择,实习也是比较看重的,要确保自己有2-3段的实习,高质量的实习更好。

四.对于想要就业的同学

1.综合能力

综合能力是就业竞争的根本,不仅要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同时还要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做学工干部、参加课外活动等等来提高自己,拓宽自己的人际圈,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比自己的专业成绩更为重要。

2.考证

考一些高含金量的证也是职场的敲门砖,以商科同学为例,CFA、CPA、ACCA等等,都可以作为自己的备选。

3.实习

实习对找工作的同学非常重要,有一份高质量的实习为自己背书,可以更容易找到好的工作。此外,申请实习远比申请全职容易,很多大公司都在招实习生,甚至还会有留用的资格。

总的来说,定好自己未来的大方向以后,规划其实就不难了,希望这篇回答对大家有帮助~

二、大学生应该树立怎样的幸福观

1、要认清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的统一问题

社会生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也离不开个人,因此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统一的,没有整体的幸福就没有个人的幸福,个人追求幸福的愿望只有在社会幸福不断增长中才能得到实现和保障。

我们在养成正确幸福观的时候,既要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中的自我牺牲的精神,以牺牲小我来保全大我,在必要的牺牲中获得至善,又要批判中国传统思想中对个人幸福的忽视。

只有个体与社会统一的幸福,才是真实的幸福,只有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幸福。

2、要正确引导当代青年对不幸的认识,这对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有着重要的作用

幸福作为人的理想完美存在状态,应当通过人的努力以一定的代价才有可能换取;幸福作为对人现实存在的体验,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痛苦不幸的感受才有可能真正被感受。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幸福内在蕴含着痛苦。

对于一个人而言,不幸哺育了真正幸福感的形式。痛苦是通往幸福之桥梁。不幸是不能被绝对躲避的,痛苦是人生的炼炉,而不幸则是人生的炼狱,在不幸和痛苦中以自身的积极努力,去改变人生的逆境,去争取人生的幸福实现,这才是积极的人生。

在培养正确的幸福观的同时,必须对不幸有正确的认识。

3、对道德人格的至善追求,也是对人生幸福的追求

《道德生活论》中指出,幸福不仅是道德生活的目的,更是对每一具体人生目标的实现,对至善的接近后滋生的满足感,并且它还与义务、使命一体化。

道德人格的功能是提升,道德人格作为一种追求,它往往成为激励个体不断奋进从而不断提升自我以实现人生圆满的最大力量。中国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礼记・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在德,在止于至善。

马克思主义在确认以往的阶级社会只有至善的理论而没有至善的现实的同时,更指出人类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渴求至善、探寻至善并在追求至善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至善和人自身的历史,从而认同了个体由来已久的对至善的追求。

4、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幸福观,还应当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人文素质的教育

文素质使人明了人的存在、价值和境界。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文明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对幸福的真实把握。

培养当代青年正确的幸福观应当从抓人文素质教育开始。文艺使人爱美,让人能更生动、更现实地把握幸福感,了解幸福的涵义;历史赋予人崇高的使命感,让人在历史的脉动中追寻幸福的真谛;哲学让人透悟智慧。

让人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洪流中真实把握人生幸福,指导人生圆满的实现,这些都应当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5、进行幸福观教育并将其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我们树立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

在认识幸福观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着力从以下方面着手推进:榜样教育。通过典型示范、榜样教育,以典型和榜样的美好品质去感染广大民众的内心,引导他们更生动、更现实地把握幸福观教育的意义和内容。

与此同时,引导人们寻找身边的榜样,通过他们“现身说法”,讲述奉献故事,分享奋斗经历,从身边的榜样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向模范看齐,形成先进带动后进、少数带动全体的共同进步局面。雷锋传人郭明义的幸福观是助人为乐,他坚信奉献使人快乐、助人使人幸福,因而他说“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涌上心头”。

这种幸福观虽简单却纯粹,是真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个体维度和社会维度的协调,闪烁着道德与人性的耀眼光芒。他用言行为我们诠释了幸福的内涵,也为我们思考幸福观问题提供了颇多启示。

三、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第一,要学会知足常乐。

要想让自己树立正确幸福观,我们要学会知足常乐,只有懂得知足,我们才会感觉到生活的幸福。

第二,保持积极的心态。

要想让自己树立正确幸福观,我们要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总会度过难关的。

第三,多想想别人对自己的好。

要想让自己树立正确幸福观,我们要学会多与周围的人沟通和交流,多去想想别人对自己的好,这样我们才会更加投入的去回报社会。

第四,感谢生命中的每个人。

要想让自己树立正确幸福观,我们要学会感谢生命中的每个人,正是他们教会了我们成长,教会了我们如何去更好的生活。

第五,常回家看看。

要想让自己树立正确幸福观,我们平时要常回家看看,懂得孝敬父母,百事孝为先,家永远是我们幸福的港湾。

第六,不要抱怨生活。

要想让自己树立正确幸福观,我们要学会感恩生活,不去抱怨,只有这样我们心里才会更加舒坦。

最后,睡觉前原谅所有的人和事。

要想让自己树立正确幸福观,我们要学会睡觉前原谅所有的人和事,这样我们才会更好的休息,更好的投入到明天的工作和学习中。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