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每天具体学习计划
新学年新气象,从高中进入大学,对学生是一个质的改变,大学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在大学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都不一样,我们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自由时间也比较多,不用受任何人的约束,老师相对来说不像以前管理的那么严格,所以全靠我们的自觉性,为了能在大学提高我们的学习质量跟生活质量,我为大家整理出了一些好用的计划,跟建议。
首先对于大学来讲课余时间是比较丰富的,在保证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我们课余可以来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比如去学校健身房健身,去报些对自己有用而且自己比较喜欢的社团,看点儿课外书或者针对自己专业的一些书籍。这些都是可以在课余时间干的一些事情。课堂上呢,因为每节课都不会在自己本班教室上课,要去专门的教室去上课,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质量,尽量的提前几分钟进入教室为的是早早的站着前面的座位,因为教室非常大,做到后面容易影响吸收量,上课当中呢,做好笔记认真听课就OK啦。
再此我为大家列出了一个反感,大家可以参考来制定自己的计划!
一:上课最好笔记,认真听课
二:上课前几分钟进入教室预习以及占好前排座位
三:课余时间可以健身,参加自己喜欢且对自己有帮助的社团,查询并浏览一些自己有用的书籍
四:多交朋友对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五:周末我们可以做一些兼职,既提高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也为父母减轻一些负担
基本上就是这几点,另外,我们对老师也要尊重,看待事物多思考,做一个品学兼有的好学生。
希望上面说的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希望大家能有个丰富的大学生活,加油!
二、大学生如何学会学习
1、设定目标,增加动力
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没有学习的动力。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社团度过,在一定情况下忽视自己的学习。有的人高中学习累了,大学的时候想好好放松一下,忽视了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带着遗憾学习在所难免。
为了不沉浸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首先必须要有学习的意识。创造动力的一种方法是设定奖学金的目标;或者,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你可能会发现需要学习的技能和知识。简而言之,制定长期计划是发现动机的先决条件。
2、合理分配时间
大学是一个复杂的地方,也是社会的一半。我们不仅要学习,而且还有很多其他的东西要学。因此,您应该明智地分配时间。这包括交流时间、学习时间、恋爱时间和培养自己爱好的时间。根据各个方面目标的重要性设置时间尺度。重要性越大,您需要投入的时间就越多。
3、制定计划
时间是有限的,只有根据自己的情况或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每学期开始时根据学校的授课情况制定学期计划。例如,在大一的第一学期,你完成了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的学习计划。期末复习计划将在学期末制定。在一个更大的计划中,你可能会分解你的短期计划,比如一个学期读 10本书,参加 10节专业讲座,完成两次社会实践课。
4、良好的互动沟通
遇到陌生不熟悉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它。一般来说,有三种处理方法:
首先,这是你首先要考虑的,问你的老师,一般老师的回答会很快解决你的问题,可以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
其次是问你的同学。如果没写下来或者不知道在哪里,可以请同学帮助一下。老师的教课时间一般不会那么多课余时间,很难保证问题能得到全面解决。
最后是自己查资料。一般来说答案很广泛,需要时间和精力。您可以搜索图书馆和网上查询数据库来搜索和组织信息等,这将会得到更全面的信息。
三、一般大学生每日作息时间安排、
(一)如何调整作息时间?
1、坚持早起,神清气爽
睡懒觉使大脑皮层抑制时间过长,天长日久,可引起一定程度人为的大脑功能障碍,导致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还会使免疫功能下降,扰乱肌体的生物节律,使人懒散,产生惰性,同时对肌肉、关节和泌尿系统也不利。另外,由于夜间关闭门窗睡觉,早晨室内空气混浊,恋床很容易造成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因此,坚持早起,到室外呼吸新鲜的空气,对身体益处多多。
2、午间休息,精力充沛
适当午睡对于减轻身心疲惫,提高学习工作效率非常有益。午睡不在于时间长短,关键在于质量。建议平躺在床上四肢伸展,使得血液循环至脑部以缓解因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的疲惫感。不宜趴在桌上,这种姿势不仅使呼吸受限,同时也使颈部和腰部的肌肉紧张,易患慢性颈肩病。有研究表明,午睡半小时,能胜过晚间睡眠2小时给身体带来的轻松感。3、经常熬夜,影响健康
研究表明,如果长期熬夜,更会慢慢地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过度劳累使身体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起体内主要的器官和系统失衡,比如发生心律不齐、内分泌失调等等,严重的就会导致全身的应激状态、感染疾病的多少率相应提高。
美国的免疫学家在对睡眠和人体免疫做了一系列研究后认为,睡眠除了能消除疲劳,还与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着密切关系。有充足睡眠的人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均有明显上升,而这两种细胞正是人体内免疫力的主力军。所以即使在相对紧张的工作中,也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睡眠时间一般每天不得少于7个小时。
(二)、每日就餐时间你该如何安排?
一日三餐是人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适应人体肠胃环境及生理功能的生理节律。定时进餐能维持血液中营养物质的稳定,保证人体的正常活动,一般来讲,每餐之间间隔4~5小时是根据食物在人体胃中停留的时间决定的。
早餐:7:30左右即在起床后20至30分钟吃早餐最合适,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最旺盛。而且早餐与中餐以间隔4至5小时左右为好,也就是说,如果早餐过早,那么数量应该相应增加或者将午餐相应提前。
中餐:12:00-12:30为宜。午餐是最好的休息时间,应该让自己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下吃午饭。这样不但有益精神的放松、还有助于消化,对身体大有优点。
晚餐:一般宜在晚6点以后、7点以前吃为最好。这样,在4小时以后,即到晚10点以后或11点左右睡觉,较为适宜。
夜宵:我们不提倡学生吃夜宵,因为临睡前进食,不仅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睡眠,还会影响第二天早餐的食欲。不过对于晚自习的同学而言,用脑时间较长会有饥饿的感觉,为了保证睡眠的质量,建议夜宵应少量,而且在9:30-10:00为宜。
同时应当强调的是,三餐时间要固定,形成有规律的生物钟。
(三)、你的学习时间井井有条吗?
进入大学,你会发现学习方式已由过去的接受老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方式,转向以自学为主接受老师传授知识为辅。这就决定了你会有大量的学习时间自由支配。在大学里最主要的不是你学了好多东西,而在于你是否学会了如何学东西,如何找到自己的兴奋起点。
学习时间的运用方面,我们认为能分为以下多少类时间,并就其时间的具体安排做以下建议:
1、大块时间
大学生每天都要用大部分的时间来解决当天重要的事情——学习,大块的时间至少需要2-3个小时,在消化当天课堂的内容,解决课业之余,大量阅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并查阅相关资料,以开拓思维,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大块时间也能灵活分散地安排,如把自习的时间分配到早上、下午和晚上,这样安排时间你便会觉得身心愉快,且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早晨的那段时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人的思维处于兴奋、清醒状态,因而把早晨的时间用来学习,或用来做一些重要的思考是十分适宜的。
2、零碎时间
零碎时间看起来好像不太重要,但是如果能够把那些小块时间充分利用起来,以很少的时间来做一些学习中的小事,如记忆英文单词,练习英文听力、口语等,坚持下来,也是非常可观的。
3、固定时间
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或生物钟制定学习时间计划,如果觉得在某个时段内进行学习的效果最好,能把它固定下来,长此以往形成规律。
4、弹性时间
大学学习生活的每项内容都需要时间,最好是留有弹性,即学习计划安排的预估时间应该稍微宽裕些。能在两三项学习任务解决之后,安排一个弹性时间,一方面能用来弥补以前还没有做完的事情,或是留作中途被干扰、打断以后的调节时间,另一方面能用来休息缓冲,张驰有度。弹性时间不能够太长,10分钟甚至20分钟是比较适当的。
(四)、你的课余时间丰富多彩吗?
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讲座、学术报告、文娱活动、体育活动等。这些活动让大学新生眼花缭乱,如何更合理地安排课余休息时间呢?我们给大家提一些建议。
1、运动时间——让我的身心放轻松
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的体育锻炼,应当以有氧运动形式为主,因此,运动强度不要过大,但要保证足够的锻炼时间。
一般来说,以一天为时间单位,同学们运动的时间宜选在清晨、下午和傍晚,每次运动持续不超过0.5-2小时,在运动强度与运动时间之间出现矛盾时,应第一考虑运动时间。如果工作、学习较忙,每天无法挤出整半小时的时间进行锻炼,能采取化整为零的办法,即每次锻炼10分钟,每天锻炼若干次,也同样能取得较好的锻炼效果。
以一周为时间单位,每周运动次数因人而异,可每日坚持锻炼,也可隔日进行,可根据学生实际身体情况、生活习惯及生理周期确定“多少天打鱼,多少天晒网”。大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建议安排在周末假日进行。
2、休闲娱乐时间——我的时间,我把握
休闲时间和工作时间一样,都是组成我们生命和生活的一部分。“学会休闲是社会进步的一种标志,休闲的真谛是‘自由、快乐、意义’,是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要懂得放松,安排好自己的休息时间,才能把自己的身体状况调整到最佳状态。
我们建议大家在安排好学习工作之余,打理好自己的休闲娱乐时间。以一天计,能安排1至2小时,如中餐、晚餐后、下午课后及晚上自习结束后等时间段都能灵活安排。至于周末、双休日,能安排一整天时间,到了盼望已久的法定节假日,则能安排1-2天的休闲时间,全身心的放松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五)、你对自己的生理周期了解吗?
生理周期因人而异,心理状态和精力充沛程度在一天内也有高潮和低谷。不妨测定(连续记录)自己一天的心理状态、清醒程度和对事物反应的敏捷度,找出生理周期的变化曲线,然后合理安排每日活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标准作息时间表供你参考
起居生活安排时间安排
起床 6:30
晨练 6:30~7:00
早饭 7:00~7:20
早读 7:20~7:50
上课学习时间 8:00~11:30
午饭、休息 12:00~14:00
下午学习时间 14:00~17:30
课外活动 17:00~18:00
晚饭 18:00~19:00
晚自习 19:30~22:00
熄灯 23:00
四、大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大学生在校期间,规划好自己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建议:
1.制定学习计划:制定一份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每天、每周和每学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以便更好地安排时间和任务。
2.合理分配时间:合理分配时间,保证每门课程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学习和复习,避免过于集中或拖延。
3.注重基础知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尤其是对于与专业相关的学科,要认真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4.多角度学习:多角度学习,不仅要听课、看书,还要参加讨论、辩论、实践等活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5.积极参与课堂:积极参与课堂,认真听讲,提出问题,与老师和同学互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6.做好笔记和总结:做好笔记和总结,及时记录课程内容和自己的思考,以便更好地回顾和巩固知识。
7.制定复习计划:制定一份详细的复习计划,包括每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相应的复习方法和时间安排。
8.合理利用资源:合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导师、社团等,以便更好地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9.学会自我管理:学会自我管理,包括时间管理、压力管理、情绪管理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保持学习状态和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在大学生在校期间,规划好自己的学习非常重要,需要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注重基础知识、多角度学习、积极参与课堂、做好笔记和总结、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利用资源、学会自我管理等方面。只有做好这些方面,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学术素养。
五、大学生怎样才能高效学习
作为大学生,高效学习需要明确学习目标。在学习前明确当天的学习目标之后,一定要用笔在纸上列个清单出来。这样便于安排时间,不至于手忙脚乱。如果目标没完成还会产生负罪感,这样能督促自己高效学习。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做好学习准备阶段。解决情绪问题。比如说我们要先克服厌学情绪还有要积极的心理暗示。然后是要快速集中注意力,创造学习环境与仪式感。排除一切干扰,比如书桌要有序,东西要少,只留下你需要看的书以及一些学习用具。采光要好,环境要安静。还有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远离一切让你分心的东西比如手机、电脑、电视、网络等。
二、做好学习过程阶段。第一是预习,预习包括两个部分,把握整体和找出重点。第二是上课认真听讲帮助我们解决疑点。第三是记笔记,不要照搬PPT,理解是重点,利用好辅助工具。第四是高效自习,明确好学习目标,利用好开始的15分钟,如果你一开始就心猿意马,看东看西是学不下去的。逼自己先专注15分钟,只要专心的学习15分钟之后,你就开始步入正轨了。先考试后学习,学会整合知识点,刻意练习。还可以准备一杯提神醒脑的咖啡或茶。
三、做好学习之后的阶段,也就是复盘。学过的东西及时复习是非常重要的,相比纯粹的重复阅读,回想才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练习方式。要努力复习回想回顾学过的内容,加深理解。用费曼技巧的方式进行回想,就是把自己当成老师,在脑子里脱稿给学生们讲述这个知识点。
最后建议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晰,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一些知识联系起来,不断融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使理解,加深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