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民俗照片)大学生民俗文化

有什么大学生可以举办的校园特色活动吗?急求?

其实大学生可以办的活动很多,而且大学生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经历也比较旺盛。就举三个比较典型的活动吧。

1 撕名牌大赛 这个活动在我大学的时候很火 也和当时跑男盛行有关 这个活动还是考验体力和智力的 人多的话分级组 没有器械要求。

2 户外烧烤 中国自有酒桌上谈感情的习俗 边吃东西 变交流 还能体验自己烹饪美食得成就感 也是很不错的 到时候还可以带些桌游游戏

3 可以进行真人cs比赛 攀岩等活动 这种的话 我本科的时候就有 有户外活动的公司会配给一切所需 玩起来还是挺带感的

大学生应如何身体力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1. 学习和传播:学习和传播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课程、阅读经典著作、参加文化讲座等方式,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他们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校园社团、文艺比赛等渠道,积极传播和推广传统文化,扩大其影响力。

2. 实践和体验:实践和体验是加深对传统文化理解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文化考察、社会实践、文艺比赛等,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民俗和人文精神。同时,他们也可以通过学习传统技艺,如中国画、书法、剪纸等,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创新和发展:创新和发展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可以通过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结合方式,探索传统文化的创新之路。例如,他们可以尝试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或者将传统文化故事与现代传媒相结合,以新的形式和方式展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4. 引导和传承:引导和传承是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实践中,大学生可以积极引导身边的人们关注和了解传统文化,推动形成尊重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同时,他们也可以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如担任文化志愿者、参与文化保护项目等,为传承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新颖户外活动?

你好1. 提前联系好烧烤地点与用具,提前一天到市场预订烧烤食物,并在出发当天清晨去购物(由后勤组负责)2. 出发的预订时间在早上9:00,请同学们在8:45之前在校门口集合3. 各组长组织带领同学们安全有序的地前往目的地,到达目的地后由班长负责点名,确保无误。4. 到达目的地之后自由活动一小时,参观活动景点,后勤组利用空闲时间布置场地。5. 自由活动完,大约11:30,烧烤活动开始6. 视当时的气氛.条件而定,中场可以组织大家玩一些相互互动的游戏满意请采纳

传统文化到底怎么进校园?

我来讲讲我跟随白先勇先生在北大做昆曲传承计划的经历。

北大昆曲传承计划是2009年开始,本着让昆曲这个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初心,白先勇先生当时和北大叶朗教授定了几个方向,1、在北大开设经典昆曲传承通选课,所谓本科通选课,就是本科生可自行选择的通识课程,这门课容量大约是200人,因为请了大量的大师参与教学,每次都爆满,白先勇先生也会带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员团队现场带妆演出片段。不能选课的研究生和其他院校的学生也会来听,每次教室都要中午就去占位,到课前就已经挤的进不去了,这门课也被称为“北大史上最火爆公选课”;

2、在北大开启校园版《牡丹亭》项目,由苏昆青春版《牡丹亭》原班人马对学生团队进行指导,最后攒成一台由学生带来的牡丹亭;

(大学生学习民俗照片)大学生民俗文化

4、在校园中进行昆曲展演,而且难得的是,这些昆曲演出对选课学生是免费的,对购票学生也全是低价票。

北京大学从2005年3月开始推动昆曲艺术进校园,青春版《牡丹亭》、《玉簪记》、《桃花扇》等经典剧目先后多次进北大演出,2009年,传承计划正式启动,首届北京大学昆曲文化周(三场青春版《牡丹亭》北大公演、两场新版《玉簪记》公演,四场昆曲新美学讲座、经典昆曲折子戏专场(北大、北师大各一场)、校园版《牡丹亭》北大及上海公演等。2005年——2018年,青春版《牡丹亭》四进北大,受到了北大师生的热烈欢迎。每场演出都始终被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声所贯穿,每天谢幕时,观众都会对演员的精彩表演久久击赏和赞叹,这样的景象,是以往校园活动中所罕见的,并带动了周边高校联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2011-2018年,为了将更多昆曲精彩剧目带进校园,让高校学子对昆曲有更多的认识,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邀请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为北京高校学子带来了经典昆曲折子戏演出。

5、未来目标还有培养昆曲导演等。

非常可惜,这个项目经历了两个五年计划也就是十年,就因为经费问题停止了。但在这十年里面,很多大学生、高中生都通过这个项目认识并喜爱上了昆曲,算是真正的传统文化走进了校园。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