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课学习的意见_大学心理课程建议意见怎么写

谈谈你对心理健康课的看法和建议?

步入大学,跨过了人生中的的第一道大坎——高考,有欣喜,又有辛酸。一切五味陈杂,然而,总是过去了,旧的大门关闭,一扇新的大门已经敞开。

人一生中,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会遭遇一系列新的问题,都会遇到一些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新矛盾,我也不例外。虽然我和新同学相处的很好,我们有说有笑,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逛街,相处的还不错,但也感觉有些不适应。众所周知,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异,南北方人在性格也有很大的差异——南方人大多心思细腻,注重细节,彬彬有礼;北方人大多性格豪放,不拘小节,甚至有时说话做事不太顾及周围人的感受。我是个纯正的南方人,具备所有南方人都具有的性格特点,在家生活的十几年里,和周围的人几乎是一拍即合,相处的很融洽,大家都认为我是一个活泼开朗,不拘小节的人。但是背井离乡来到了北方读书,我才逐渐发现和北方人相比,特别是我的室友,他们都是黑龙江人,典型的东北性格,反而我的性格显得有些内向,在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上我和她们总是有些意见分歧,人多势众,可想而知争论的结果,受伤的总是我,呜呜呜呜,好伤心呀,所以有时我很迷茫,觉得没人理解我,甚至有时会感到有些孤独无助每当这时我就会无比的想家,想念我以前的同学,她们是多么的理解我啊!但是现在我也学会了适应,有不同的意见的时候,我会选择保留,我觉得对于一些事没必要非要分个谁对谁错,有时难得糊涂。对于他们谈的那些我不知道的东西,我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以及那些和我不同的的回忆,我会选择静静聆听。这样既避免了面红耳赤的争论,我也觉得过的开心,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何乐而不为呢。

心理健康教育课了对我影响很大。学习完这门课程,我懂得了一个人的健康不仅仅只是生理方面的健康,更是指心理的健康发展。这门课让我懂得健康观、价值观、人生观。虽然一周只有一节心理健康课,但每上一节心理课,都是对我思想的一次洗礼,让我有时有些躁动的心理有时间得以平衡;在学习这门课的过程中我的的心灵慢慢得以沉淀,反思自身,摆正心态,从困惑中走出,再一次扬帆起航,继续追逐青春的梦想。从心理课上,我懂得了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

总体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很好,老师也很尽心,很负责人,我从中获益匪浅,并使之应用于生活。现在的我,不再迷茫,不再有心理压力,不再体会不到幸福感,我知道,一切就在我身边。

意见:

1.课堂气氛再活跃些就更好了;

2.在课堂上多播放一些与教学相关的视频,可以是励志的,不定时的鞭策大家,也可以是搞笑的,减轻同学们的困意。

3.希望老师您再幽默点,不要那么的严肃,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

关于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我觉得加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并且明确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的几个方向有哪些。才能在主题会议解决并总结这些问题,其次是要定期组织保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会议,形式应该多种多样,与时俱进

对于幼儿园举行幼儿心理讲座的意见和建议?

幼儿园举行幼儿心理讲座是一个很好的举措,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意见,以确保讲座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1. **确定目标受众**:明确讲座是面向家长、教师还是两者都包括,以便内容能够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疑问和需求。

2. **选择合适的讲师**:邀请有资质的儿童心理健康专家或心理学家来进行讲座,确保信息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3. **主题选择**: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主题,如情绪管理、社交技能、自尊心培养、学习习惯等。

4. **实用性**:确保讲座内容具有实用性,提供具体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5. **互动性**:鼓励讲座中的互动,比如问答环节,让参与者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增加讲座的参与度和效果。

6. **案例分享**:通过真实案例的分享,让家长和教师更直观地了解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7. **资料提供**:讲座结束后,可以提供一些印刷资料或电子资源,供家长和教师事后参考。

8. **后续支持**:建立一定的后续支持机制,比如创建家长交流群、定期举办相关工作坊或小组讨论会,以持续提供帮助和指导。

9. **评估反馈**:讲座结束后,收集参与者的反馈,评估讲座的效果,并据此改进未来的活动。

10. **宣传推广**:通过幼儿园的通讯渠道、家长群等方式提前宣传讲座,确保有足够的人知道并参加。

11. **环境布置**:确保讲座地点舒适、安静,有利于听众集中注意力。

12. **时间安排**:考虑到家长和教师的时间安排,选择一个大家都方便的时间,比如周末或者工作日的晚上。

大学生心理课学习的意见_大学心理课程建议意见怎么写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