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大学生学习社交礼仪的意义 2024-12-22 03:10:47 0 0 大学生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新时期面临着新的人际环境和社会条件,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为复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从形态上可以分为虚拟人际交往和现实人际交往,这两种不同的形态在其特征上是有差别的,它们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虚拟人际交往:间接性、快捷性、平等性(主体身份、地位的平等性)、虚拟性、匿名性、失范性、多元性、随意性、自主性等。网络人际交往是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交往平台。它不像现实的人际交往那么直接,那样面对面,而是把活生生的人转换成符号,以符号来标示身份;它不同于现实交往,充分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允许交往主体虚化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现实地位,以一种平等的优势展开自己的交往行动,或真实或虚假,一切都依赖主体的自主和选择。但由于它的虚拟性、匿名性、随意性、自主性网络交往行为的失范行为也时有发生,如恶意发布帖子、网络欺骗、网络犯罪等。 (二)现实人际交往:交往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交往效果的直接现实性及交往伦理道德的规范性、交往过程的复杂性、交往心理的功利性等。现实人际交往是一种传统的交往形态,其交往内容是丰富的,不仅包括物质交往,还包括精神交往;这种交往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班级里同学的交往,也可以是不同血缘同学间甚至是校际之间的交往,不仅可以是同性的交往而且可以是异性之间的交往。总之,交往的形式五花八门。这种交往的实际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是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主体是整个身心地投入的,不仅言语而且身体语言深入地参与其中,所以交往是否和谐与融洽是交往主体能凭自己的感性和理性掌握的。但由于当地社会的深刻变迁,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和利益的深刻调整,当下大学生的交往心理和行为日趋功利化。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交往范围扩大化。表现为从同学、朋友、师长等人群向更大范围、更远距离的群体延伸。 (二)交往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信件交流之外,电话、短信、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另一重要途径。 (三)交往目的理性化。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大学生的交往目的趋于理性化,选择朋友并不纯粹是出于情感的考虑,而越来越多地考虑到自身社会利益,从而呈现出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的趋势。 (四)交往形式虚拟化。网络改变着社会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人们之间交往方式的深刻变革,由互联网构成的虚拟社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E-mail、QQ、BBS等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虚拟化已成为网络时代一个客观的普遍的现象。 (五)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其一,心理方面的问题:如自卑心理、恐惧心理、封闭心理、猜疑心理、冷漠心理等;其二,认知方面的问题:如社会认知偏差、错误的价值取向、错误的交际观等;其三,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问题:如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环境适应能力不足等;其四,人际交往的差异性问题:如地域差异、性别差异、群体差异等。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致因分析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很好地处理这一关系。部分同学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被身边各种因素影响着,使他们陷入迷茫不安、焦虑中,出现各种与人交往的困扰。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社会原因。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进而引起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功利思想的膨胀。他们在与人交往时的物质目的越来越高于精神利益,更加倾向于用物质利益来衡量自己的得失。特别是近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大,变相推动着学生们功利心的增长。另外,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和网络平台的推广,使得一些人很容易信任网络虚拟空间的交流,而怠于和现实中身边朋友的沟通,从而更加依赖于虚拟世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二)家庭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集万宠爱于一身”的宝贝,过着舒适优厚的生活,凡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曾受过什么委屈,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任性自私的个性。在与人交往时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反而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高兴时,高谈阔论,不顾他人感受;不高兴时,不分场合,乱发脾气,不顾他人利益。加上现代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家长对孩子的所有要求就是学业成绩,诱使学生形成一种只有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思想,从而心理上趋向于只和学习好的学生交往,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狭小的交往空间,造成人际交往困难。 (三)自身原因。自我认知的偏差导致交往受到限制。大学是大学生心理思想等各方面走向成熟的特殊时期,这一期间他们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还无法作出全面理性的认知,也难以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导致对人际交往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认知偏差。过高地评价他人,使自己从心理上陷入一种自卑的状态。或是过高地估计自己,出现高傲、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心理。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交往理念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 四、解决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对策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取决于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水平,还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如何。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风俗、习惯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观念有重要的影响,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也导致了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因此整个社会应当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引导大学生提高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注重发挥教师的作用,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师生关系作为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种,在教育过程中,要努力提高自我修养,了解和研究学生,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各个学生间存在的差异,从而认识到大学生的特殊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发挥学校社团组织的作用,提高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除了班级组织以外,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也是同学们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有效地发挥学校社团组织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与人交往、沟通,增加大学生互动的机会,能够使之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他人;否则,不参加集体活动,就难以形成对周围人的印象,也难以向他人建立自我的公开形象。所以大学生应当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参加一些社团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社交礼仪包括哪些方面? 社交礼仪包括: 仪表礼仪(仪容修饰、行为举止、表情神态、常规着装、佩戴饰品) 交往礼仪(称呼、介绍、握手、交换名片、打电话) 谈话礼仪(谈话的规范、谈话的艺术) 出行礼仪(走路、乘车、乘船、乘飞机) 聚会礼仪(拜会、会议、舞会的礼仪) 应酬礼仪(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友缘关系) 餐饮礼仪(中餐、西餐、饮酒) 生活礼仪(婚礼、寿礼、探病) 如何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 (一)提高自身修养,争做“四有”新人 学习礼仪修养的目的在于学会如何做人,培养高尚的情操,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影响着他的品质。当代大学生,是四化建设的栋梁之才,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就必须自觉、认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党和国家号召每个大学生均应争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必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守社会公德,还应以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来激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要争做“四有”新人,那么学会必要的礼仪知识也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经常会对擦肩而过的一位教师或同学行注目礼,这是因为他们高雅的气质或潇洒的风度深深吸引了我们。那么如何在与人交往中,给人留下好印象呢?起码的一点就是多学一点社交礼仪,它可以免除你交际场上的胆怯与害羞,它可以指点交际场中的迷津,它可以给你平添更多的。 对于当代大学生,如何提高礼仪修养,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大学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礼仪,才能让其成为习惯,成为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优雅气质。很多人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自我感觉做的还可以,但实际平时也有很多时候没有很好的注意自己的礼仪修养的培养,所以还是会有很多地方、很多细节做的还不够好。只有人人注重礼仪修养,了解它的重要性,让礼仪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充满魅力,才会是真正的“礼仪之邦”。 (一)认真学习理论,不断提高自我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越彻底,认识越正确,进行修养的自觉性就越高,在修养实践中的盲目性就越少,就能及时地识别错误倾向,少走弯路,免遭挫折。思想道德修养是指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信念、行为和习惯的磨练与提高的过程,并达到一定的境界。从青年大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看,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够丰富,思想还不够成熟,还存在有明显的知行脱节的现象。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帮助大学生分辨是非,汲取精神营养,获得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状况如何,主要以社会实践来检验。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这个“行”就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是智慧的源泉,而且是道德的源泉。那个当你有了良好的内在修养以及基本的礼仪知识,到这一步你都只是在纸上谈兵,要是脱离了与人的交往沟通礼仪就是空谈,要把所知道的理论储备运用到生活中最好的方式就是实践。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正确与否,只能用实践来检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大学生应该身体力行地使用礼仪,用礼仪培育自己美好的心灵,同时还要用自己的礼仪行为去影响他人,用礼仪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另外,大学生在实践中,要真正培养起相应的礼仪情感、礼仪意志和礼仪信念,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而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不仅要从小事做起,点滴养成,还依赖于有克服坏习惯的决心和毅力。“吾日三省吾身”是儒家的修养法则,对当代大学生也是适用的。 培养大学生个人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荀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句名言直接的彰显了“礼”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际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密切,作为交往润滑剂的礼仪也越加显得重要。注重礼仪,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在21世纪人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作为一个知识时代的知识分子群,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后备,将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一个民族或者一个国家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的实现与否。所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要着重大意义和必要性,也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对大学生具有极其重要作用,首先它是大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现代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传播沟通技术和手段日益改变着人们传统的交往观念和交往行为,尤其是人的交往范围已逐步从人际沟通扩展为公众沟通,从面对面的近距离沟通发展到远程沟通,?从慢节奏、低频率的沟通变为快节奏、高频率的沟通。这种现代信息社会的人际沟通变化对人类社会交往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它是大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一个知书不达礼、知识水准和道德水准严重不协调的学生,不可能成为优秀人才。目前,许多高校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学生接受的是高层次教育,而其实际行为却连基本道德水平也达不到,?其中相当一部分与缺乏必要的礼仪教育有关。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行为准则不仅可以丰富礼仪知识,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懂得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表现自己的行为,而且可以做到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养的现代文明人。 社交礼仪必备清单? 社交礼仪的必备清单包括:完美搭配的服装、自信的表达和姿态、礼貌的行为举止、注重细节的言谈举止、尊重他人的文化背景以及正确使用社交媒体等。这些都能帮助我们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得得体、优雅、专业并且更加令人难忘。在现代社会,良好的社交礼仪已经越来越重要,它能够塑造个人的品牌形象,扩大交际圈并提高谈判技巧。 社交礼仪待人接物? 轻敲门 到达主人家后 记得要轻轻敲门 不能用手捶打,大喊大叫 更不能用脚踢门 打招呼 见到主人要主动打招呼拜年 祝福叔叔阿姨、爷爷奶奶 身体健康,新年快乐 不乱闯 如果是第一次去 可以礼貌地提出参观 记得要跟随主人的引领 不擅自推门进入房间 不乱动 未经过允许 不随意拿动主人家的物品 如果心有好奇,可以先询问 征得主人允许后再拿下来赏玩 卧室是“禁区” 不要随意去 主人家的卧室逗留、玩耍 更不能床上床下乱窜 不抢玩具 提前告诉孩子 主人家的孩子对他 自己的玩具有支配权 不可以跟他争抢 离开时也不能擅自带走 垃圾不乱扔 果皮、零食包装等垃圾 要扔到客厅的垃圾桶里 或放到指定的地方 不能随处胡乱丢弃 坐姿要端正 端正地坐在沙发或椅子上 不要歪躺,也不要翘脚 更不能把脚搁在茶几上 卫生需注意 不随意地当众进行 抠鼻子、打喷嚏、擤鼻涕等行为 可以去卫生间进行清理,并洗手 不随意打断 当大人交谈时 孩子不能随意打断插嘴 有事要说时 可以先通过眼神 轻拉父母衣服等方法示意 在父母允许后再说出自己的想法 感谢和邀请 离开时对主人的款待 主动表达辛苦和感谢 并邀请对方到自己家里做客 与亲友聚餐时 不做餐桌上的小霸王 餐桌礼仪 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 因此,春节聚餐 父母要提醒孩子文明用餐 注意饮食卫生 吃饭之前 孩子们可以 帮着摆放碗筷、端菜等 并记得饭前洗手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