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雅学习照片(大学生文艺文案) 2024-12-21 18:05:11 0 0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自身修养。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期的我们应该做到这些:谈吐文雅,举止落落大方,气宇轩昂,知礼敬让,用“美”来陶冶心灵,能够发现并欣赏身边的美。 2、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要做到在艰苦奋斗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汗水中塑造坚强的内心,不抛弃不放弃,发扬劳动精神。 3、要努力提升自身身体素质,强健体魄,多进行些户外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我们的心理素质。 4、树大德,立大志,与时代和社会同步,让自己变得勤奋、真诚、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道德修养,从小事做起,在一点一滴中积累。 学生的雅称? 1、上足:对学生的美称。唐•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杯寺碑》:"四上人者,并禅师之上足,而法门之领袖也。" 2、门人:古代先生在家中教授的学生,故称。《论语•里人》:"子出,问门人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门生:后汉时亲自授业的学生叫弟子,转相传授的为门生,也叫"门人"。《后汉书•贾逵传》:"皆封逵所选弟子及门生为千乘王国郎,朝夕受业黄门署,学者皆欣欣羡慕焉。" 4、门下士:同门生。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叙》:"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5、门徒:同门生。汉•王充《论衡•书解》:"世儒……位最尊者为博士,门徒聚众,抬令千里,自虽死亡,学传于后。" 6、青衿:古代读书人穿青领衣服,《诗经》中有:"青青子衿"之句,后因以"青衿"代称学生。唐•唐彦谦《送樊琯司业归朝》诗:"黉室青衿尽,渠门火旗扬。" 7、学子:《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郑玄笺:"学子而俱在学校之中。" 8、学侣:原指学伴,后引伸为学生。《南史•贺琛传》:"年将三十,信事讲授……彭城列溉为行事,闻琛美名,命贺相造。会琛正讲,学侣满筵。" 9、学徒:学生、门徒的合称。《后汉书•郑玄传》:"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今称拜师学艺者为学徒。 10、学童:特指年幼的学生。 11、弟子:学生把老师当作父兄,故自称"弟子",后亦泛称学生。《论语•雍也》:"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 12、桃李:《韩诗外传》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以后"桃李"称学生,常用以称誉其师培养学生之众。唐•白居易《春和令火绿野堂种花》诗:"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13、高足:本指良马。后称高才学生为"高足弟子",省作"高足"。南朝宋•羊欣《宋古来能书人名》:"高阳许静氏,镇军参军,善隶书,羲之高足。" 大学生面试技巧和注意事项? 1. 如门关着,应先敲门,得到允许后再进去。开关门动作要轻,以从容、自然为好。见面时要向招聘者主动打招呼问好致意,称呼应当得体。在用人单位没有请你坐下时,切勿急于落座。用人单位请你坐下时,应道声“谢谢”。坐下后保持良好体态,切忌大大咧咧,左顾右盼,满不在乎,以免引起反感。离去时应询问“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得到允许后应微笑起立,道谢并说“再见”。 2. 对用人单位的问题要逐一回答。 对方给你介绍情况时,要认真聆听。为了表示你已听懂并感兴趣,可以在适当的时候点头或适当提问、答话。回答主试者的问题,口齿要清晰,声音要适度,答话要简练、完整。一般情况下不要打断用人单位的问话或抢问抢答,否则会给人急躁、鲁莽、不礼貌的印象。问话完毕,听不懂时可要求重复。当不能回答某一问题时,应如实告诉用人单位,含糊其辞和胡吹乱侃会导致面试失败。对重复的问题也要有耐心,不要表现出不耐烦。 口齿清晰,语言流利,文雅大方。交谈时要注意发音准确,吐字清晰。 还要注意控制说话的速度,以免磕磕绊绊,影响语言的流畅。为了增添语言的魅力,应注意修辞美妙,忌用口头禅,更不能有不文明的语言。 3. 在整个面试过程中,在保持举止文雅大方,谈吐谦虚谨慎,态度积极热情。 如果用人单位有两位以上主试人时,回答谁的问题,你的目光就应注视谁,并应适时地环顾其他主试人以表示你对他们的尊重。谈话时,眼睛要适时地注意对方,不要东张西望,显得漫不经心,也不要眼皮低望,显得缺乏自信,激动地与用人单位争辩某个问题也是不明智的举动,冷静地保持不卑不亢的风度是有益的。有的用人单位专门提一些无理的问题试探你的反应,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乱了分寸,面试的效果显然不会理想。 4. 确认提问内容,切忌答非所问。面试中,如果对用人单位提出的问题,一时摸不到边际,以致不知从何答起或难以理解对方问题的含义时,可将问题复述一遍,并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请教对方以确认内容。对不太明确的问题,一定要搞清楚,这样才会有的放矢,不致答非所问。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