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规划模板_大学生学崖规划书 2024-12-18 18:18:20 0 0 大学生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发展? 大一一年的时间里,我每天像执行任务一样去上课,心里想的是哪一个知识点是老师考试的重点,从没有想过要在这堂课上学到什么;大部分时间窝在寝室里上网看小说,还幼稚得为看到一句经典犀利的语句而沾沾自喜,却从未想过自己是否已是这犀利语句中批判的人群之一;有一段时间做一些很无聊的兼职,看着所谓的血汗钱有过小小的自豪,却没看透这背后的空虚和对时间的无视。就在我庆幸自己认真听课,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和在组织部门得到了一些锻炼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的精神世界在一点点变得肤浅与苍白,而这些肤浅与苍白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我会每天睡到十点才起床,没有一天去晨练过; 我总是在英语老师要听写单词的时候才匆匆看一眼单词表; 在宿舍和舍友谈论一些很八卦的事情却从来没有为学习的事情用心讨论?? 在这些颓废的行为中,我忘记宏志三年的梦想,我忘记了作为一个宏志人的承诺,忘记了原来的方向;曾经的豪言壮语漂泊在风里,既定的梦想褪色到面目全非,而我在荒漠里迷失,再迷失…… 现在想来,大一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失去中明白了很多事。每个人对大学,对自己以后的路规划不同,所以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也不同。有的人就是要在毕业后找一份工作,所以他们认为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最重要,所以去兼职打工;有的人想继续考研以找一份更好的工作或者想继续深造好好做学问,他们在努力地学习;但同时也有些人只是空想着自己要做什么,但却终究什么都没有做;当然免不了还有一些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因此什么都没做。 大学到底该怎样度过?我个人有如下四方面的见解: 第一,目标问题。明确自己以后要发展的方向。只有确定自己要走的路,才能清楚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在这个环节中不仅要考虑社会状况以及就业前景,还要考虑自己适合做什么或者说喜欢做什么。 第二,学习问题。不论你以后要走怎样的路,你要明白此时此刻你是学生,是学生就应该以学习为主,做这个阶段该做的事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当然学习并不只局限于所学的专业,要广泛涉猎。 第三,兴趣爱好问题。大学是一个彰显个性的舞台,也是我们培养多种兴趣爱好的地方。广泛的兴趣爱好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可以提高自身修养。 第四,朋友问题。大学是一个可以锻炼人际关系的地方,我们应该学会如何与人友善相处。在大学我们最不能错过的就是结交几个正直,诚实,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朋友将会是我们一生最值得珍惜的财富。 除此之外,从我周围的生活来看,现在大学生在一些问题上还是有一些盲目,例如兼职问题。一些同学认为,靠自己的努力去挣钱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是替父母分担,是积累社会经验,但是我们必须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想替父母分担,想多了解社会,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弊病有三: 类似发传单之类的工作。又能积累怎样的社会经验呢?为了兼职不上课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呢;父母最想要的孝顺是你学有所成而不是你以逃课为代价挣来的几十块钱。 再例如培训班问题。看到别人报了跳舞、日语、吉他等培训班,自己就盲目地跟从,可是报名之后,却经常缺席不去上课,白白交了报名费。不要总是跟从别人,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自身条件制定适合自己成才计划。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并且有主见地做出适合自己的决定。 最后,专业上课问题。很多人认为理论课就不重要就可以不上,我斗胆说一句,大多学科都是先有实践再总结理论的,如果理论是不重要的环节,那前人费尽心血总结这些理论并编撰成课本成为必修课是为了什么?再者,大学并不是要你学会多么先进的技术,而是要学会一种思想,在以后学习和认识问题时能站在一个比常人高的的角度上。 “不后悔”。可能是我对一段时光意义的界定。四年可能在人生长河中不过浪花一簇,但是这四年很可能是人生的分水岭。也许我们都是平凡的人,我们不敢保证要把这四年过的多么辉煌,多么令人瞩目,多么星光闪耀,但是我们一定要将这四年界定在“不后悔”的层次上。至于如何让自己的大学没有遗憾,就需要每一个人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和努力去创造毕业时收获的花篮。 大学四年学习怎样规划? 大学四年的规划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来制定。大一上学期要做好大学规划,初步确定未来要保研、考研、留学还是求职,参加一些班委工作、学生会、社团,扩展社交,但也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 大一下学期要了解自己的专业,提升人际沟通本事。针对保研、考研、出国和就业这四种去向,分别给出大学四年的规划。在大学四年中,要明确自己的专业,积极认真完成每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注重学生会部门之间的宣传交流工作,积极配合院内部其它部门的工作,全面发展。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注重学习什么? 进入大学是孩子真正离开父母走向独立的人生第一阶段,也是世界观和人生观趋于成熟和完善的时期。我认为孩子在大学期间,应要注重以下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塑造自己完美的人格。 一、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进入大学后首先面对的是同学关系。尤其是舍友关系,毕竟同在一个屋檐下要朝夕相处生活四年,有个和谐文明的宿舍环境,营造互助友爱、积极向上的氛围,对自己顺利完成学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学之间相处要宽容大度,多体谅别人。比如当别人影响自己休息时,只要不是故意的,就得想法自己去适应。不能让环境适应自己,而要让自己去适应环境。 大学生应该怎么定位和规划自己的人生? 乔治.肖伯纳有过这样一段名言:"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梦想中的乐园,最终,当他们无法找到时,就亲自创造了它。"职业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职业既不象家庭那样成为我们出生后固有的独特的社会结构,也不象货架上的商品,可以供我们随意挑选。它更像一位朋友或一位合作伙伴一样。既存在,又不一定在眼前;与其结识不乏机缘,但更需要自我的设计和自我的奋斗。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为自己职业发展着想,大学生们有必要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确定自己能干的工作也即优势所在,明确切入社会的起点及提供辅助支持、后续支援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自我人生目标,即给自我人生定位。自我定位,规划人生,就是明确自己"我能干什么?"、"社会可以提供给我什么机会?"、"我选择干什么?""我怎么干"等问题,使理想可操作化,为介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 1.明确自身优势 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给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进行自我分析。通过对自己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自身,根据过去的经验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与机会,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顺应社会潮流,有的放矢,才能马到成功。要知道个体是不同的、有差异的,我们就是要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并发扬光大。定位,就是给自己亮出一个独特的招牌,让自己的才华更好地为招聘单位所识;对自己的认识分析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绝不回避缺点和短处。你的优势,即你所拥有的能力与潜力所在: 我学习了什么?在学期间,我从学习的专业中获取些什么收益;参加过什么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和升华了哪方面知识。专业也许在未来的工作中并不起多大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自身的职业方向,因而尽自己最大努力学好专业课程是生涯规划的前提条件之一。不可否认知识在人生历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1)性格的弱点。人无法避免与生俱来的弱点,必须正视,并尽量减少其对自己的影响。譬如,一个独立性强的人会很难与他人默契合作。而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绝对难以担当组织管理者的重任。 (2)经验与经历中所欠缺的方面。"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由于自我经历的不同,环境的局限,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一些经验上的欠缺,特别是面对招聘单位纷纷打出数年工作经验条件的时候。有欠缺并不可怕,怕的是自己还没有认识到或认识到而一味地不懂装懂。正确的态度是:认真对待,善于发现,并努力克服和提高。 3.进行社会分析 (1)社会分析。社会在进步,在变革,作为即将出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应该善于把握社会发展脉搏。 (2)组织分析。这应是个人着重分析的部分,组织将是你实现个人抱负的舞台,西方关于职业发展有句名言"你选择了一个组织,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特别是现代组织越来越强调组织文化的建设,对员工的适应生存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应对你将寄身其中的组织的各个方面做详细了解: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只有两者之间拥有较多的共同点,才是个人融入组织的最佳选择。 (3)人际关系分析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个人职业发展过程中将与哪些人交往;其中哪些人将对自身发展起重要作用;工作中会遇到什么样的上下级、同事及竞争者,对自己会有什么影响,如何相处、对待等等。 4.明确选择方向 通过以上自我分析认识,我们要明确自己该选择什么职业方向,即解决"我选择干什么"的问题,这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职业方向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职业方向的选择应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来确定,即选择自己所爱的原则(你必须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是热爱的,从内心自发地认识到要"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它,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做出一番成绩),择己所长的原则(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才能发挥自我优势,注意千万别当职业的外行),择世所需的原则(所选职业只有为社会所需要,才有自我发展的保障)和择己所利的原则(应该本着"利己、利他、利社会"的原则,选择对自己合适、有发展前景的职业)。 5.规划未来 (1)职业通路选择与自我提升发展计划。根据职业方向选择一个对自己有利的职业和得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单位,是每个人的良好愿望,也是实现自我的基础,但这一步的迈出要相当慎重。理想的工作单位如西门子公司就特别鼓励优秀员工根据自身能力设定发展轨迹,一级一级地向前发展。他们认为最好的人才是"有很好的人生目标,不断激励自己",并提出"员工是企业内的企业家"的口号,给员工以充分的决策、施展才华的机会,而不是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管得太死,统得过细:随着职业、职务的变化,必须制定一个完善的自我发展计划以备应对: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组织,预测自我在组织内的职务提升步骤,个人如何从低到高拾阶而上;预测工作范围的变化情况,不同工作对自己的要求及应对措施;如发展过程中出现偏差(工作不适应或解聘)的话,如何改变自己的方向;预测可能出现的竞争,如何相处与应对,分析自我提高的可靠途径。比如你想从事销售工作并想有所作为,你的起步可能是一个公司的业务代表,你可以设定通路计划:从业务代表做起,在此基础上努力,经过数年逐步成为业务主管、销售区域经理、销售经理.最终达到公司经理的理想生涯目标。 (2)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限,面对发展迅速的信息社会,仅仅制定一个长远的规划显得不太实际,因而有必要根据自身实际及社会发展趋势,把理想目标分解成若干可操作的小目标,灵活规划自我。一般说来,以5至10年左右的时间为一规划段落为宜:这样就会很容易跟随时代需要,灵活易变地调整自我,太长或太短的规划都不利于自身成长。具体可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自己的年龄划分目标,如25-30岁职业规划、2000-2010年职业规划;二是根据职业通路中的职位、职务阶段性变化为划分标准制定不同时期的努力方向,如5年之内向部门经理职位冲刺,10年内成为主管经理。 (3)自我肯定与进步。清楚的了解自我之后,就要对症下药,无则加勉有则改之。重要的是对劣势的把握、弥补,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分析:①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自身素质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还是工作本身的问题?②自我修正的可能性与手段,可通过什么方式、方法,是知识学习、专门业务培训还是改变职业方向?如何完善自我,有这样几种具体可利用的方法:一是加强学习。大学生要在竞争中立稳脚跟,必须做到善于学习,主动学习。在学期间,要针对自身劣势,制定出自我学习的具体内容、方式、时间安排,尽量落于实处便于操作。进入工作岗位后,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主动利用组织开展的相应培训学习提高。二是实践锻炼。在学期间,主动参与学生活动,接触各色人群,"不耻下问",对应的锻炼自己能力欠缺方面。如果可能的话,不妨多看、多听、多写,把自己的收获体会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你的提高帮助更为直接。参加工作以后.更要主动在实践中锻炼才干,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三是来自他人的帮助。家庭、同学、朋友、师长和专业咨询机构都可以成为个人提高的有力支援,关键要学会求得他人帮助。对自己了解最深的莫过于你周围最亲密的人,多听听他们的经验与教训以及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注意他们对你的职业选择和通路发展的建议与评价。各类专业咨询机构在指导个人认识和选择职业方面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测评手段,可以借助他们加深自我认识,全面了解。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