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抗战历史,大学生抗日战争的心得体会 2024-11-14 22:21:26 0 0 古人曰:“以史为证,可以知兴替。”这句话告诉我们:牢记抗日战争历史的作用在于什么?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 牢记历史的耻辱,不忘民族危亡,居安思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了解抗日战争史你想说什么? 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由于当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学习什么精神? 山川不改仗英雄,浩气能排岱麓松”。英雄,是一个民族巍峨的精神丰碑。胜利来之不易,英雄不能忘记。习主席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颁发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为铸就伟大的抗战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我们正行进在英雄开辟的道路上,从抗战英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推进英雄们未竟的事业,应成为当代革命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学习抗战英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觉和爱国主义精神。冯玉祥将军当年在诗中写道:“人爱家,不爱国,国如亡,家无着,看你怎么去生活!”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时,全中国“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万众一心,共赴国难,形成了气壮山河、所向无敌的磅礴力量。今天我们弘扬抗战精神,就是要像抗战英雄那样,以报国为己任,为了国家民族利益舍得牺牲,勇于奉献,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勠力奋斗。 学习抗战英雄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民族气节是一个民族的人格化特征,是决定一个民族存续的精神品质,反映着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追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在给养缺乏、武器落后的情况下,与日寇以血肉相搏,以性命相拼,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历史,不仅激励全国军民抗战到底,而且也对推动世界正义与进步事业产生了巨大鼓舞作用。今天我们弘扬抗战精神,就是要像抗战英雄那样,把征战沙场、马革裹尸作为价值追求和精神归宿,始终保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勇于担当不避责,敢于斗争不妥协,顶住诱惑不变节,做让党和人民放心的钢铁战士。 学习抗战英雄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七七事变后,面对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叫嚣,中国军民拼死抵抗,一次次上演了“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威武活剧。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把最后一滴血洒在了抗日战场上。新四军第3师第19团第4连82位勇士,在刘老庄战斗中与敌人殊死搏斗,击毙日寇数百人,全连官兵全部壮烈牺牲。今天我们弘扬抗战精神,就是要像抗战英雄那样,宁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不畏艰难险阻,自觉在艰苦环境中砥砺虎狼气、提振精气神,锤炼敢于亮剑、敢于胜利的血性豪情,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学习抗战英雄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中国人民没有被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暴虐所吓倒、所征服。在抗日根据地,面对缺衣少食、缺医少药的艰苦条件,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广泛开展了大生产运动。从上到下人人开荒种地、个个纺线织布,开展劳动竞赛,最终不仅度过时艰,而且壮大了队伍,为夺取抗战胜利打下物质基础,也为抗战精神留下了生动感人的历史记录。今天我们弘扬抗战精神,就是要像抗战英雄那样,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严峻,都抱着必胜信念,敢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奋斗不止,以实际行动在即将到来的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大考中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中国抗日历史书? 《中国抗日战争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内容简介: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振奋和升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编写的“中国抗日战争史》,是由全国一批抗战史资深专家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又历时七年,倾尽心血,广泛收集研究海内外新的史料,充分吸取史学界研究新的成果,精心编撰完成的一部抗战史最新力作。这部史学著作,以新颖的视角、翔实的史料和深入的解读,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是研究和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史的权威著作。 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 二、艰难曲折的十四年抗战 三、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四、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 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第一章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兴起,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一、东方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二、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侵占中国东北 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第二章 中国局部抗战的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一、日本扩大侵略的新步骤和中国局部抗战的发展 二、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和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三、东北抗日联军的游击战争 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五、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 第三章 中国全国抗战爆发,开辟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二、中国抗战的指导路线和战略方针 三、八路军出师抗战和平型关大捷 四、淞沪会战和太原会战 第四章 中国两个战场的战略配合,粉碎日本法西斯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 一、华北敌后战场的开辟 二、南京保卫战和徐州会战 三、新四军出师抗战和华中敌后战场的开辟 四、武汉会战和广州作战 第五章 中国全民族抗战高潮的掀起,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一、全国抗战开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 二、席卷中华大地的民众抗战 三、海外侨胞对祖国抗战的援助 四、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第六章 中国独立坚持抗战,敌后战场逐步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一、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中日双方的重大战略调整 二、敌后战场的巩固发展和百团大战 三、正面战场抗击日军有限攻势的作战 四、克服妥协分裂危险,坚持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五、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和抗日根据地的全面建设 六、日本对华殖民统治和中国沦陷区人民的抗日斗争 第七章 中国军民艰苦奋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 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中国战区的成立 二、敌后军民实行“敌进我进”方针,争取战场主动权 三、敌后军民贯彻“十大政策”,巩固抗日民主阵地 四、国民党军的对日作战和皖南事变后的大后方 第八章 日军侵华战争中的法西斯暴行 一、罄竹难书的累累惨案 二、惨无人道的生物武器实验和细菌战 三、公然违背国际公约的化学战 四、强掳和奴役中国劳工 五、残害中国妇女的性暴力和“慰安妇”制度 六、肆意摧残中国文化 第九章 中国战场实行局部反攻,与盟军共同对日战略反攻作战 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转折和中国大国地位的初步确立 二、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 三、中国驻印军、远征军反攻缅北、滇西的作战 四、国民党的消极避战和豫湘桂战场的溃败 五、中国人民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斗争 第十章 中国解放区战场全面反攻,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一、同盟国对夺取战争最后胜利的筹划 二、解放区战场的全面反攻和歼灭拒降之敌 三、日本投降和中国战区的受降 四、台湾地区的抗日斗争和台湾光复 五、对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