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通的“红色高铁”线路上的站点设计,全部来自武汉这所高校 2024-09-13 21:52:25 0 0 6月27日,四川巴南高铁正式通车,线路贯穿川陕革命老区核心地带,被誉为“红色高铁”。在高铁沿线的四川南充马鞍镇站点内,朱德总司令巨型浮雕静静展示着他广阔的胸襟和党性的光辉。7月1日,湖北美术学院传来消息:这条“红色高铁”沿线的5座新建站房室内深化设计及公共艺术设计均来自该校环境艺术学院校友罗浩及环境艺术学院副院长何凡教授的团队。 朱德总司令巨型浮雕。 巴南高铁线路全长148公里,穿越巴中、南充仪陇等川陕革命根据地核心地带,是追溯英雄足迹的“红色高铁”,全线共设6座车站,新建巴中东站、巴中西站、马鞍站、仪陇站、蓬安西站5座车站。设计过程中,环境艺术学院师生、校友依托学校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历经两年时间,多次往返川鄂两地,最终完成设计。“站房造型的设计突出了‘红色’元素,并与地方特色文化充分融合。”何凡教授介绍,此次亮相的5座站房结合属地特色,将地域文化元素与红色文化精神融入站房设计,从南到北,一站一景。 马鞍是开国元勋朱德总司令和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张思德同志的故乡。在该站点内,巨型浮雕分别以两位人物形象为主,融入当地的琳琅山、琳琅井、朱德故居、纪念坊、红九军政治部驻地遗址等红色纪念地因素;站台墙面设计出6幅巨幅剪纸形式作品,集中展示红色文化。 巨幅剪纸作品。 在位于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的巴中西站,何凡教授团队创作出以“红色恩阳”为主题的浮雕作品,主要展现恩阳古镇的红色历史基因。“当时,红四方面军入川,开始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恩阳儿女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入革命。”根据这段历史,何凡教授在浮雕中以妇女独立武装作为表现对象,着重刻画女子运输队、担架队以及战斗的场景,突出女红军英姿飒爽的光辉形象。 湖北美术学院环境艺术学院校友、湖北高程时代标识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浩表示,校企合作的重点在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学生通过实践增强职业技能,企业则获取具备实践能力的人才。这种合作既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为企业带来了人才储备和创新的动力。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