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数“智”助力本科迎新

又是一年开学季。9月7日,武汉理工大学迎来2024级本科新生。阳光正好,前路熠熠,一大早,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同学迎着朝阳、满怀期待踏入校园,开启全新的大学生活。

欢迎新同学。许余庆摄

新生报到情况如何?如何通过数据的感知、分析和干预进行调度,实现迎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武汉理工大学智能运行中心(IOC),2024年迎新工作驾驶舱的电子显示屏上,校园新生报到、人车流动、数字孪生地图、食堂就餐、迎新接站、网上报修等情况和数据实时更新、显示,学校领导和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大屏显示数据情况实现迎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连线调度。

现场调度迎新工作。许余庆摄

“今年我们共有本科新生9257人,目前已有98.3%的学生完成线上报到,已到校报到7684人,所有新生都参与了必修课程学习,87%的同学选修了课程。以下是分社区、学院、时段报到情况……”上午11时15分,IOC现场值班人员朱凡介绍。

当天上午,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校长杨宗凯通过驾驶舱查看学校各校门、宿舍实时报到,校内重要点位实景展示,校园交通等情况。

“当5分钟内车流量小于5时,则判断该路段出现拥堵,道路显示红色或深红色,工作人员将按照预案开展道路交通疏导。”学校通过往年迎新数据分析,提前做好校门交通秩序维护预案和校内停车位规划,通过各个时间段学生报到、校门车流人流趋势分析,对交通进行预测,并首次将无人机、移动单兵接入,建立固定与移动、地面与空中协同联动的全方位、全空间、全时段的交通指挥调度体系,初步实现校园交通态势“实时感知”,为实时调度、快速响应提供强有力保障。大屏上的交通热力图,通过对车流的密度感知,实时掌握各道路交通状况,可查看实时画面,实现高效快捷的指挥调度。

“特能搬”智能行李搬运车为新生搬运行李。姚洪摄

调度现场,记者还通过大屏看到了学生“3S”大赛项目科技成果的应用展示。由资源与环境学院2022级本科生余洋杰自主研发的“智慧视界·校园随行”校园地图系统纳入“迎新百事通”,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导航服务,学生用这个校园地图,可以实现从宿舍到教室,‘门对门’精准直达。在南湖校区北院,以自动化学院学生为主参与制作“特能搬”智能行李搬运车,载着10余个大件行李箱,在大巴车下车地点到学海六栋宿舍,往返不间断无人驾驶运行,为新生提供行李搬运服务。

“我们早上五点半接到了到站的第一个新生,5点40分发出了第一班车,48名志愿者分6个组进行志愿服务工作。”校长杨宗凯连线武昌火车站志愿者陈苏文,了解火车站新生及家长到汉情况。为保障迎新工作顺利进行,学校安排了4400余名志愿者在火车站和校内进行志愿引导服务。12时26分,大屏显示武昌站当前在站车辆为8辆,累计发车28辆,累计发车人数915人。

迎新工作驾驶舱一屏通揽。许余庆摄

记者从电子显示屏看到,驾驶舱分人车实时数据、校园数字孪生地图和资源保障三大板块,细分为报到数据、校门人流量、校门车流量、食堂就餐、迎新接站、异常报送、网上报修等部分。数字孪生地图接入了学校各校门、交通干道、食堂、重要点位等摄像头,可查看校门、宿舍实时报到情况,食堂用餐统计与实景展示,校内重要点位实景展示,交通热力图,异常报送等6类功能应用,实现一屏通览、一键通达、一跟到底。

在今年的迎新工作中,学校践行党建引领、数据驱动、协同共享、提质增效的方针,在迎新工作驾驶舱集成学校迎新报到、财务缴费、理工智课、交通运输等系统,通过系统集成、互联互通,数据和业务过程的实时交互、协同联动、实现实时调度、快速响应,以数字赋能管理服务精准化、扁平化,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体验感和满意度。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