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大学生学习特点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哪些特点?

美国学者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活》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大学的核心是学会学习,懂得大学学习的特点就是学会学习的一项重要途径。

一、高中解决的问题是单一的,大学解决的问题是多样的。

高中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考上理想大学。在高中阶段,只要学习成绩好、考上大学就算跑到终点,而大学教育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多样性。迈入大学校园,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大学的学习已完全不同于中学。大学既要学专业知识,也要学专业外的知识;要学科学研究方法,也要学实践操作;既要学做事,也要学做人。

大学教育要求每位大学生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并据此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大家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已经初步确定了未来的职业定向,因而在大学阶段首先应该围绕相应的职业定向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培养自己对于专业的热爱,形成对该学科知识的浓厚兴趣。大学里课程知识是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的,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前面任何一环没有学好都将会影响到后面课程的进行。

其次还要通过课程与课外的实践不断摸索,正确认知自我,了解自身的特点与长处,探索自己今后可能发展的职业方向、寻找资源和途径来体验心仪的职位、丰富自身经历,所以大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与高中比起来更为多样。

二、在高中,学习成绩是评价重要标准;在大学,评价标准是多元的。

在高中,学习成绩是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进入大学后,特别是在重点大学,人才济济,高中的学习优势没有了,同学们又在一个新的起跑线竞争。有的在社会工作上特别优秀,有的在文体方面特别优秀,有的动手能力强,有的科研能力强,不能以单一标准来判断孰优孰劣。在激烈的竞争中,同学们原有的优势被弱化,具有的只能是相对优势。

由于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专业特点、爱好或者今后期望的职业方向来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一方面可以合理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些独立的学习时间内,阅读各种参考书和文献资料,扩大并补充课堂知识;或听自己喜爱的专业选修课或专题课,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层次,拓展知识氛围;或者选择学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特长进行选择,丰富自己多维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借助校园活动、院系活动、暑期实践、企业实习的机会,磨练自己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增加对于真实职场的了解与接触,通过实践来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学习方向和重点。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可以给大家很多自我选择的空间,不拘泥于成绩的高低,有利于多角度审视自我,促进个性的发展。

三、高中学习是被动的;大学学习安排应该是主动的。

高中学习总体上来说是被动的,学生基本上是围绕老师的安排、在老师的教育下一步步地学习。而大学则要求同学们主动地进行学习,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主动地学习精神,要想在学业上取得好的成就是不可能的。

课堂学习依然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但已经不是学习的唯一方式。大学生的学习以自学为主,以课堂为辅。大学课程,老师在课堂上大都只讲重点。新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提前预习。通过预习,发现课程重点和难点,了解课程的内在联系,掌握听课的主动权。通过大学学习,大学生应该逐步学会不需要老师也能获得知识、更新知识的本领。高校教师的教育方法以引导为主,不再是单向灌输的形式。大学学习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并不断探索和总结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大学的学习一定要改变往日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课外阅读、同学讨论、参与实践、听各种学术报告和讲座、利用网络等等,都是大学生进行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而且这些方式对于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与社交能力同样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所得将会是未来走向社会获得职业成功的基础。

四、高中学习主要是知识的接纳;大学学习具有研究与探索的性质。

认识大学生学习特点

五、高中生活是以家庭生活为主;大学生活是以集体生活为主。

上高中的时候大部分同学住在家里,即使是住校的同学,每个月也能回家,这样会从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关爱,生活上的琐事不用太操心,与人的交流沟通能力显得不太重要。进入大学后,同学们远离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一切问题都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处理。与同学与朋友人际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同学们的日常生活情绪,有时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出现。所以,与人沟通能力的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成为专门人才、锻炼自身职业化素质的关键阶段,主要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这一特点而展开。因而需要了解自身的特点与自我期望行业与职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以此为目标规划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与实践。同时,大学生还要生活在群体中,学会与人相处,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将书本的知识内化成自身的素质,再由内而外,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将职业化素质外化为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实践行为,上升为能力。进入大学,一旦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动力就会非常足,就更能科学有效的规划好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从本质上讲,现代学习方式是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认识和把握现代学习方式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的重要保证。

  主动性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二者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和要我学。独立性独立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依赖性。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独特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体验性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问题性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如何描述孩子学习的缺点和优点?

孩子学习的缺点:不专一,自制力差孩子学习的优点:爱学习,爱提问孩子的一些行为是源自一定的心理基础的,我们要想改变孩子,就要先让孩子理解父母为什么要让他改变,自己的做法有哪些是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这样孩子才愿意改正。我们最好不要凭着自己的意愿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而要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说出来。先肯定孩子再好的孩子也有缺点,再不好的孩子也有优点,当我们要纠正孩子的某个缺点的时候,可以先找到与其连接最紧密的优点肯定一下,此时孩子的内心是温暖的、是有底气的,当他对自己有了信心的时候,我们再指出他的某个小缺点,他就不会因为暴露出这样一个小缺点而丧失掉自信,反而有一种“我要改正小缺点,让自己更好”的向上的心理。这样的话,孩子就会非常期待妈妈指出他的缺点。其次要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相信她,对于大多数妈妈来讲,她们都是相信自己的女儿的,可是,她们的掌控欲太强,而且毫不掩饰,时时流露出对女儿的不放心,以至于让女儿误解为妈妈不相信她。如果女儿觉得妈妈相信她,那么,女儿也就会对妈妈说真话了。为了获得女儿的信任,我们和女儿交谈的时候态度要真诚,不要流露出不信任的神情;女儿谈论某件事的时候,即使我们不相信也要认真听,然后找到确凿的证据揭开真相,提示女儿她说得不正确。这样我们把问题归结到了女儿的认识能力上,女儿就不会感到我们对她不信任了。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