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医_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医怎么做 2024-12-29 00:19:24 0 0 大学毕业一年想学中医怎么办? 大学毕业一年,想学中医的话,首先你可以称自己有多的时间多看一些中医的书去学习一些中医的知识,之后你可以通过考研去报考一些其他学校的中医的专业,或者说,如果你不是特别大的兴趣的话,你可以自学成才,或者说去找一些老中医去学习一下他们的知识也是可以的 一名大学生,零基础想自学了解一些中医方面的知识,适合我看的书有哪些?求前辈回答? 养生只有三句话,“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如果你能懂这句话,我建议你直接读内经。 内经是《三皇内经》,并不是黄帝写的,内经·着至教论里明明白白写着“上通神农,著至教疑于二皇”。读的时候建议你把黄帝岐伯的信息剔除,会干扰你的记忆力的。为什么这么教你?我读内经就是这么干的。后我两个月读内经的朋友无论如何也背不出这几章,也理解不了阴阳怎么用。 至于为什么要从《三皇内经》读起,这是所有中医理论的基础。不理解这书你就看别的医书,完全就是一脸懵圈,只能听别人说啥就是啥。别人理解的知识并不会变成你掌握的知识,永远是别人思维的奴隶,而且连分辨能力都没有[泪奔] 我在学内经的过程,入了中医群,也入了中医爱好学习群,还有医药群。从小白到应用于断病也就是读通这几章的区别而已,而且我发现有的有中医执业证的医生在胡乱断病,我理解不了这种信口雌黄的心行。大概就是因为是信口雌黄的人所以医术如此而已吧!还有的人,不懂基础就胡乱使用经方:碰得好是运气好,一个不好就是在杀人,我也不理解他们的勇气。经方就是提供一个思路而已,中医的科学就是因为一人一病一方,随势而用。再说了,天赋再好,懂人性和懂药性都需要时间,所以中医成大家是需要时间的。说这些,是因为我希望你别爱着中医却误入这些人的歧途。 你只是想养生,这很简单。《三皇内经》里也教了怎么修神,很多病和亚健康就体现在神志上。简单的说,本神之明体现在判断力,判断力出问题的时候,身体气机已经出问题了!中医能治未病也是因为中医修神有道感神察的能力,所以中医没落是因为这会很少医生能做到这点。民间中医反而注重实践,有没有修行的我还没有仔细寻找,如果你背过前五章了还有兴趣可以访民间中医拜师学习学习。 中医,仁心方有仁术。心不仁,神不全,道不行。这两句是重点,学中医从这里出发。最后祝你进步!我也是零基础学的,你努力就一定行。 古人是如何学习中医的? 古人发现在任何一个完整的系统中,在内部功能的划分上都是一致的;(天人合一)就像外部的山水画一样,古人也认为人体身体内部也应该是一幅山水画;所以中国古代的穴位,很多都是从描述山水地势以及神灵中来的。如 涌泉;合谷;灵台;寸关....等等;而且功能在风水上也是类似;中国古代,连大地都是盘古的身体;所以把人体和山水联系在一起就不足为怪了; 另外古人还发现了,任何的系统都具备五样特性:1.生发(木/生)(春天).2.繁茂. (火/长)(夏天).5.回收(金/收)(秋天),6.潜藏(水/藏)(冬天)以及任何事物中的物质的本体:土地(土)(长夏);所以又把人体的流通划分为五个功能:心(火),肝(木),脾(土),肺(金),肾(水),这也就是所谓的五藏;这个五藏是系统功能性的表述;和西医中的五脏完全不同; 另外古人还发现了:任何事物的成就必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内部本身的功能,一个是对外部的动能;所以从五藏(人本体的功能)引申为 六腑(人体的对外部的功能,如消化食物,过滤水,传输能量等等);古人认为内外在本质上都是相互沟通的;本体的功能不好,与之相应的外在功能也不好;就像一个家庭一样,男人在外部不好,女人日子也不好过;女人在家里面过不好,也会搞得男人在外面难过; 这讲的是五藏六腑;这是人的本体功能 另外古人还发现了内的功能必须要和外部的形状中间必须要有一个沟通的渠道;所以古人发明了奇经八脉;奇经八脉就是让内外所有的东西都统一沟通起来; 古人讲人生的境界分为三个部分:1.见山是山,见水是谁(经络,和外界一一对应);2.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脏腑,和内部本体一一对应)3.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奇经八脉) 另外,古人还发现季节的变化,地域的不同,年份的不同,节气的不同也会对人体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总之,如果你精通了中医,你真的完全可以当个半仙,知道别人的生死福寿了; 反正,通过中医,我发现古人对人体的认识非常的了不起;在整体认识方面,比现在的主体医学还要厉害;在人体本质上,比现在的西医要深刻; 总之中医完全是一个建立在非常深刻的哲学理论上的应用学问;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学问!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