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放松还是学习-大学应该放松吗

大学生应该放松学习吗?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进入大学是你终于放下高考的重担,第一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这是你离开家庭生活,第一次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这是你不再单纯地学习或背诵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第一次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你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大学生放松还是学习-大学应该放松吗

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都应当认真把握每一个“第一次”,让它们成为未来人生道路的基石;在这个阶段里,所有大学生也要珍惜每一个“最后一次”,不要让自己在不远的将来追悔莫及。在大学四年里,大家应该努力为自己编织生活梦想,明确奋斗方向,奠定事业基础。

大学四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大学四年应这样度过……

自修之道:从举一反三到无师自通

记得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助教时,曾有位中国学生的家长向我抱怨说:“你们大学里到底在教些什么?我孩子读完了大二计算机系,居然连VisiCalc[1] 都不会用。”

我当时回答道:“电脑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不能保证大学里所教的任何一项技术在五年以后仍然管用,我们也不能保证学生可以学会每一种技术和工具。我们能保证的是,你的孩子将学会思考,并掌握学习的方法,这样,无论五年以后出现什么样的新技术或新工具,你的孩子都能游刃有余。”

她接着问:“学最新的软件不是教育,那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回答说:“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我当时说的这句话来自教育家B. F. Skinner的名言。所谓“剩下来的东西”,其实就是自学的能力,也就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大学不是“职业培训班”,而是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我认识的不少在中国读完大学来美国念研究生的朋友。他们认为来美国后,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他们最缺乏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在国内时他们很少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

上中学时,老师会一次又一次重复每一课里的关键内容。但进了大学以后,老师只会充当引路人的角色,学生必须自主地学习、探索和实践。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学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这一数据充分表明,一个缺乏自学能力的人是难以在微软这样的现代企业中立足的。

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开始培养。许多同学总是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学校的课程安排也不合理。我通常会劝这些学生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大学生不应该只会跟在老师的身后亦步亦趋,而应当主动走在老师的前面。例如,大学老师在一个课时里通常要涵盖课本中几十页的信息内容,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把所有知识学通、学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在老师讲课之前就把课本中的相关问题琢磨清楚,然后在课堂上对照老师的讲解弥补自己在理解和认识上的不足之处。

中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更多地是追求“记住”知识,而大学生就应当要求自己“理解”知识并善于提出问题。对每一个知识点,都应当多问几个“为什么”。一旦真正理解了理论或方法的来龙去脉,大家就能举一反三地学习其他知识,解决其他问题,甚至达到无师自通的境界。

事实上,很多问题都有不同的思路或观察角度。在学习知识或解决问题时,不要总是死守一种思维模式,不要让自己成为课本或经验的奴隶。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学生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如果遇到好的老师,你可以主动向他们请教,或者请他们推荐一些课外的参考读物。除了资深的教授以外,大学中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和学习伙伴。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有些同学曾告诉我说,他们很羡慕我在读书时能有一位获得过图灵奖的大师传道授业。其实,虽然我非常推崇我的老师,但他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教给我多少专业知识。他只是给我指明了大方向,让我分享他的经验,给我提供研究的资源,并教我做人的方法。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指导我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我在大学期间积累的专业知识都是通过自学获得的。刚入门时,我曾多次红着脸向我的师兄请教最基本的知识内容,开会讨论时我曾问过不少肤浅的问题,课余时间我还主动与同学探讨、切磋。“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学生的周围到处是良师益友。只要珍惜这些难得的机会,大胆发问,经常切磋,我们就能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和方法。

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为适应今后的工作或进一步的深造做准备。首先,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例如,当我们在一门课上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就应当积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这个课题的来龙去脉和目前的研究动态。熟练和充分地使用图书馆资源,这是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大学生的必备技能之一。读书时,应尽量多读一些英文原版教材。有些原版教材写得深入浅出,附有大量实例,比中文教材还适于自学。其次,在书本之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大学生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各类信息。“开复学生网”开通半年以来,我发现很多同学其实并没有很好地掌握互联网的搜索技巧,有时他们提出的问题只要在搜索引擎中简单检索一下,就能轻易找到答案。还有些同学很容易相信网上的谣言,而不会利用搜索引擎自己查考、求证。除了搜索引擎以外,网上还有许多网站和社区也是很好的学习园地。

自学时,不要因为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就沾沾自喜,也不要认为自己在大学里功课好就足够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才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化的概念。当你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时,我建议你开始自学一些国际一流大学的课程。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式课程已经在网上无偿发布出来,大家不妨去看看MIT的网上课程,做做MIT的网上试题。当你可以自如地掌握MIT课程时,你就可以更加自信地面对国际化的挑战了。

总之,善于举一反三,学会无师自通,这是大学四年中你可以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大学生放假到底该不该学习啊?

当今社会,学习是永恒的话题。况且大学生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更加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

首先,你现在已经是大学生的身份,自身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为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养,更加应该利用假期时间来学习,不管学习哪个方面,学到了那都是你的财富。

其次,你若想比别人更优秀,只有不停的前进,不停的学习,永远走在学习的光明大道上才有超越别人的可能。更何况,你在学习的同时,别人也不曾停止努力,那你就更不能放慢前进的脚步,否则你就会被别人狠狠的甩在身后。

最后,我想说,你现在是大学生,不久的将来就要踏入社会,社会可不比学校,它可没有那么好糊弄。这个社会竞争多激烈呀,今日你若不逼自己优秀,他日别人光鲜亮丽的生活你就只有羡慕的份。

现在,你不努力学习,未来的路只会走的更加艰辛。

人要有危机感和忧患意识,在学习的路上拼命奔跑,昂首迎接人生旅途上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趁现在年轻,有精力,有智慧,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大学生学习态度分类?

第一类,放任自身,随便敷衍型。

上了大学有不少同学是成绩优异考取进入的,也有不少对老师所说的“轻松大学”还有学长学姐所说的“老师不会随便让你挂科的”此类言论深信不疑的。所以他们往往仗着这些,放松了平时学习,甚至连课程和作业都敷衍应付。并且放纵自己,熬夜晚期、作息不规、沉迷娱乐、手机无法自拔。而这里心态拥有者大部分都不会得到自己当初所想象的结果,还需要花费时间精力去进行补救。

第二类,心中有所规划但意志不坚或者执行力不强型。

这类同学不会过于放松耽误学业,还会对自己进行规划。但因为自身意志力不坚定,容易分心;或者执行力不强往往容易浪费很多的时间去完成所计划的一小部分,然后整个计划的完成时间便会延长,占用了未来的时间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如果这类同学不及时改变,那么往后也会因为这些坏习惯和恶循环影响学业和发展。

第三类,心态不稳定型。

这类同学可能是学习时的心情不稳定、对学习的兴趣不稳定、学习的效果不稳定。若是一些依据自身心情来确定学习时间和任务的同学,会因为自己心情的不稳定性也会导致自己的学习不稳定。那么这样的话就会今天好学一点。未来几天差就不学或者反之,这样的学习是具有局限性和暂时性的。如果没有持续的学习和复习,我们所学的东西很快就会被大脑清空,等到了关键时候,学习就会变成一个必须的事情对这类同学也会很有压力,压力会影响心情,学习的状态和效果也会大不一样。

而对学习兴趣不稳定的同学则可能容易半途而废或者学无所成,白白浪费了原先的投入。学习效果不稳定的同学造成原因有很多,有情绪、意志力、执行力、自身其他素质等。但无论是哪种不稳定,都对于我们的学习有着或多或少的坏处,我们应及早克服才是正确打开方式。

第四类,随大流缺失目标型。

有些同学独立性较低,主见性不强。在学习中往往见旁人如何自己就如何;自己也不会知道为什么要学,为了什么去学,该如何去学。这类同学往往会拾人牙慧,随波逐流。但大学学习是有自主性的,如果随大流生搬硬套别人的目标、别人的方法可能会事倍功半或因为用了不合适的方法产生疲惫厌学心理。于自身的学习和发展都不是一种好的心态。

第五类,有主见、有规划、会执行类。

这些同学往往会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把控,不会轻易随大流也不会盲目去学习,并且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执行能力。这类同学只要好好保持,懂得变通学习极大可能会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大学学习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大大小小各种问题。有自制力不强、不够坚持、过于放任自己、不懂管理和学习方法、能力不够等自身内部问题;也有学习任务过于困难、手机和游戏的诱惑、没有帮手等外部问题。但问题总会有解决的方法,遇见问题一味地放弃不是解决之道。放弃就如同逃避,问题还在。只有勇敢去面对去解决才是正理。自制力不强便去想办法加强,如多多运动来锻炼自己意志;不懂管理和学习方法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或者上网看看别人的经验取其精华;能力不够便去补充;经不住诱惑得多多反思自身或采取措施。办法总是可以想出来的,而不是遇到问题就退缩不前。

在大学学习中我们也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不能一直学。也不能一直玩。劳逸结合才适合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确定目标,学会规划。如果目标太大,我们可以切割目标,一步一步地来。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