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向家人或者朋友宣传宪法,具体怎么做?
广大青少年学习基本的法律知识,遵纪守法,努力学习,逐步培养法律素质,做合格的公民。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认真学习宪法,熟悉宪法,遵守宪法,贯彻宪法,维护宪法作为“四五”普法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 要抓住重点,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全省各级党和国家机关及其领导人员必须带头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要面上推进,搞好全民宪法知识的普及教育。我们一定要在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及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法制观念宣传教育的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切实抓好工人、农民、学生、知识分子、进城务工人员等广大人民群众的宪法知识普及教育。 要讲究方法,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作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活动。党委宣传部门、司法行政机关等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学习宪法、宣传宪法、维护宪法的浓厚氛围。
学习宪法的内容?
我国《宪法》主要内容包括序言、国家基本政治制度、国家基本经济文化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宪法保障,其他规定等七个内容。宪法作为掌握国家政权的基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和宪法审查工作,维护宪法的权威。
怎样学习宪法学?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宪法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关的组织与职权,国家的标志等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为母法,普通法律为子法。
宪法与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
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基本内容,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加强宪法学习是什么任务?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魂”,是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纲”,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障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公民权利的最高法律。
我们要自觉遵守宪法,树立法律至上理念。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要主动学习掌握宪法,学习宪法文本,精读宪法序言和条文,准确把握宪法的核心要义,深刻领会宪法的基本精神,把握宪法精神实质。要深入宣传宪法,深入宣传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我国的国体、政体,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基本内容,切实增强全体人民宪法意识,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我们要坚定捍卫宪法,履行宪法使命职责。要坚决恪守宪法原则、履行宪法使命,切实担负起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神圣职责。在具体工作中要将宪法精神贯穿于执法的全过程,将宪法精神落实到执法等日常工作中去,让百姓满意,让人民放心。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们内心的拥护,宪法的威力在于人们出自真诚的信仰。人人都要了解宪法内容、学习宪法精神、遵守宪法准则、宣传宪法内涵,做到人人懂法、守法、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