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意识不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基础性素质问题及改进措施

(大学生学习意识不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整合以及问卷调查等发现,当代大学生核心素养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时代感强,但责任意识薄;求知欲强,但自主学习能力弱;社会参与性弱,自律能力弱;自我意识强,但自信心弱等,这与未建立有效的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核心素养未有效的融入课程标准等重要关系。针对现阶段大学生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的不足,笔者提出以下相应的对策:开发核心素养培养核心课程并融入课程标准;理清核心素养与各学科素养的关系;改进改善大学生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素质的培养改善教师教学方式;改善教育评价体制。

如何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

第一,大学生安全意识低。从大学生自身内因来分析,他们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心理成熟滞后,个性趋向定型,但可塑性大。具有人生观不明确、做事麻痹大意、法制观念淡薄、遇事欠思考、社交需求强烈,但经验不足等特点。这些决定了大学生必然面临诸多安全问题的困惑。 第二,大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差。当前,许多大学生不但表现为安全意识低,而且缺乏安全防范能力。很多学生不知道教学楼和宿舍的灭火器在哪里,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甚至在寝室中使用过“热得快”等大功率违章电器等,并在遇到安全事故时表现为不沉着、不冷静。 第三,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滞后。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认识滞后于形势的发展,不能深刻地认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关系。当前,许多高校对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不重视或重视不够,领导机制不健全,在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时也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计划,最终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提要大学生安全意识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石,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必要前奏。只有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才能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减少不安全现象的困扰,对于完善大学生自身生理、心理发展,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学校教育方面来看,安全教育应从内涵中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包括安全防范意识、校规校纪意识、法律法规意识、网络安全意识、消防安全意识、心理健康意识、交际交友安全意识等。开展安全意识教育应与高校的一切教育活动相联系,应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结合,确保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实效。学校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找准切入点,积极开展安全实践活动,充分融入安全知识教育的内容。如安全手抄报比赛、安全板报、安全网站、安全短信等。学校还应当把“安全教育”列为一门必修课或选修课,从而为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障。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